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健康養殖樹立規范
據了解,近幾年,國際市場對羅非魚的需求量不斷增長,僅美國對羅非魚的年消費量就約有10萬噸,我國生產的羅非魚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廣西作為國內的羅非魚主產地之一,目前擁有的出口型羅非魚加工廠年生產能力達到15萬噸,但廣西本地產魚遠遠填不飽這張“大嘴”。2007年廣西加工出口羅非魚原料魚5萬多噸,但是屬于廣西本地生產的只有3萬噸左右,其余主要從廣東購進。
羅非魚要出口,主要過的是藥物殘留檢驗關。目前廣西羅非魚產量不少,但是要“游”到國際市場,就要研究如何讓羅非魚不生病、少用藥的養殖技術。2006年,廣西水產研究所的專家們在北海、那馬等地的養殖場,對出口型羅非魚養殖技術開展研究。3年之后,項目終于解決了羅非魚健康養殖的技術關鍵。
魚兒抗病贏在良種
羅非魚要抗病,體魄就要強健,因此培育優良的魚苗十分重要。在南寧市良慶區那馬鎮的羅非魚繁育基地,技術人員正在把一批肥碩的尼羅羅非魚捕撈上岸,這些“高齡產婦”將被淘汰。為了保證苗種的健康,“產婦魚”一般兩年一換。為了避免品種混雜,技術人員每天都會給種魚“體檢”,“工作量非常大”。
目前市場上的羅非魚苗,基本都是由尼羅羅非魚和奧利亞羅非魚雜交而來的奧尼羅非魚。聽說雄魚的生長速度比雌魚更快,記者就“羅非魚喂避孕藥來‘變性’”的坊間傳聞請教了水產專家。專家笑言:“沒有這回事,因為絕大部分奧尼羅非魚一出生就是雄性,根本用不著再用激素去‘變性’。” 據介紹,今年3月20日至9月20日,項目組繁育了魚苗8210萬尾,雄性率達97.8%。
“食住行”皆有講究
羅非魚要“健康成長”,“食住行”都有講究。記者看到示范養殖場碧波粼粼,聞不到任何異味,跟普通魚塘中的死水有很大不同。原來,這里的塘水是抽取地下水而來,等于是“井水養魚”。為了保持水質清澈,每半個月左右還要加新水。
除了新鮮水,這里的羅非魚還能享受到大型增氧機帶來的新鮮空氣。池內的“居住環境”也很寬松,每畝池塘僅放養1500尾左右的成魚,密度比普通的養殖方法大大降低。
魚食除了人工飼料外,還有“加菜”——青飼料,讓營養搭配更加全面。為了不讓殘余飼料污染水質,飼料的投喂量一般只讓80%左右的魚吃飽。
羅非魚生病一般不用藥,以免藥物在魚體中殘留。調節養殖水質、控制放養密度、投喂營養飼料……這些手段都能使魚“身心”健康,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
健康養殖不僅使魚體無污染,連養殖過程都要實現環保:養殖產生的廢水經有益生物凈化后排放入江河;殘餌和污泥等廢渣經淋洗曬干后作農家肥;增氧機等機械選用低噪聲設備;池塘堤岸種植花草,實現養殖場與環境的和諧。
羅非魚產業有待做大
北海的出口型羅非魚示范養殖場,時下的塘邊收魚價就達到了10.6元/公斤,刨除7.2元/公斤的成本,每公斤魚凈賺3.4元,整個養殖場半年間的收入就超過百萬元。《出口型羅非魚健康養殖技術示范》這一項目的成功,解決了提高產苗率和成魚健康養殖控制等技術關鍵,為廣西完善和建立出口型羅非魚產業體系提供了技術支撐。
“目前建立羅非魚產業鏈的關鍵還在于資金,我們建議投資小、魚塘少的養殖戶專門做繁育;中等投資、有一定漁場的養殖戶專門養魚苗;實力雄厚的養殖大戶則可以養成魚。這樣每個環節僅用兩三個月的時間即可出品,風險降低,資金周轉也快,能夠使整個養殖鏈形成良性循環。”水產專家對廣西的羅非魚產業鏈作出了如是展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