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18日建議,有關電子
??? 18日上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委員長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據悉,委員長會議決定,8月25日至29日將舉行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建議會議審議食品安全法草案等法律案。
??? 由此,食品安全法是否應當規定對食品、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實行電子監管碼制度將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 從此前的“全國牙防組”事件,到如今被告上法庭的國家質檢總局,牽涉的不僅僅是一個行政壟斷的問題,其更深層次揭示了如何對權力進行約束與監督以及政府職能如何轉化。
??? 發起第四波反壟斷訴訟
??? 在繼8月1日、8月11日共6家防偽企業以行政壟斷為由將國家質檢總局告上法庭之后,8月17日,深圳市倍諾通訊技術有限公司、貴陽高新華美龍技術有限公司兩家防偽企業,同樣通過代理律師周澤,以郵寄訴訟材料的方式,分別以同樣的事實和理由,向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質檢總局提起訴訟。這是質檢總局近半個月內遭遇的第三波反壟斷訴訟。
??? 目前,原告8家企業起訴國家質檢總局訴訟要求均相一致:請求確認被告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推廣“中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經營業務、強制要求企業對產品賦碼交費加入電子監管網的行政行為違法;判令被告國家質檢總局立即停止違法行為并采取措施消除因其違法行為給原告造成的影響。
??? “我們還將發起第四波反壟斷訴訟,直至國家質檢總局撤銷強制推行電子監管網業務。”8月19日,作為相關防偽企業的訴訟代理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教授、北京市展達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澤向早報記者表示,目前仍沒有接到北京一中院的立案通知,但仍有防偽行業多家企業正在與其聯系。
??? 尚未接到立案通知
??? “目前我們仍然沒有接到立案通知。”北京兆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龍剛向早報記者表示。
??? 8月1日,《反壟斷法》正式實施的當日,北京兆信公司等從事數碼防偽業務的4家企業向北京一中院狀告質檢總局涉嫌行政壟斷。據龍剛介紹,4家防偽企業認為,質檢總局強制推廣一家名為“中信國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中信國檢”)的電子監管網業務,由于這些防偽企業與中信國檢經營同類內容,面臨不公平競爭。“質檢總局的行政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反壟斷法》的規定。”質檢總局由此成為《反壟斷法》“**被告”。
??? “從2005年4月開始,質檢總局就不斷推廣中信國檢經營的‘中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業務,要求生產企業對所生產的產品賦碼加入電子監管網,供消費者向該網站查詢。‘入網企業需繳納數據維護費,消費者查詢需支付查詢信息費和電話費。’”龍剛說,“未經招標,中信國檢依據行政力量成為質檢總局進行打假的**電子平臺。2008年5月中下旬,我們幾家企業終于決定起訴國家質檢總局。”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