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
??? 嚴禁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是“限塑令”的明確要求。所謂“超薄”指的是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據有關部門調查顯示,“限塑令”實施以來,各地塑料袋生產企業、作坊大都停止了超薄塑料袋的生產,大型購物場所諸多商場和超市等已全面禁止使用超薄(厚度低于0.025毫米)塑料袋。
??? “限塑令”要求,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據有關部門調查,由于不再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各地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使用量銳減,減少量均在60%以上,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大型商場、超市日使用量的下降幅度在80%以上,個別門店在90%以上。湖南省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去年6月份每天塑料購物袋的使用量為48.5萬個,現在平均每天只使用5.7萬個,同比下降88.2%;上海市農工商超市下降90%;太原美特好、華聯等超市塑料購物袋減少量均在80%以上;青海、陜西、內蒙古、黑龍江、安徽等省區塑料袋使用量的下降幅度也在75%以上。
??? 調查顯示,各地大型商品零售場所能夠做到對塑料購物袋明碼標價,并將其視為普通商品按照標示價格收取價款。目前,超市塑料購物袋大都分為大、中、小三個規格,價格為0.5至0.1元不等,并且按照國家質量標準要求,印有材質、規格、生產廠家等標識。
??? “限塑令”的實行無疑是對作為塑料袋流出的源頭塑料袋生產企業的巨大考驗。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塑料包裝企業共有6萬多家,但上規模的只有1500多家,其余多是一些生產超薄塑料袋的小工廠、非正規的小作坊。可喜的是,面對“限塑令”,許多塑料包裝企業也已開始適應新變化,主動調整產品結構,加快開發、生產符合國家標準的塑料購物袋或其他環保購物袋和替代產品。記者日前在北京天意批發市場、岳各莊、新發地批發市場調查時,均未發現商家公開出售超薄塑料袋,售出的塑料購物袋也基本都是合格品,符合國家標準,僅有個別批發市場私下偷售超薄塑料袋。
??? “限塑令”還增強了人們的節能環保意識。家住北京市海淀區怡美家園的李女士告訴記者:“我原先去菜市場買菜每周大概要用50個塑料袋,現在幾乎不用了,出去買菜每次都自帶幾個環保袋或購物筐。”問其原因,“原先的那些塑料袋幾乎都是超薄的,基本上就是一次性的,用完就扔了,既污染環境又浪費能源,我已經開始習慣反復使用那些環保購物袋和購物筐了。”從市場調查結果看,80%的消費者已經有意識地在購物前自帶購物袋或是改用環保袋,盡量少用或不用塑料購物袋已逐漸成為一種習慣。
??? 從“限塑令”發布至今僅過短短的兩個月,緣何取得這么大的成效?各地認真貫徹落實《辦法》的實施,廣泛宣傳,認真進行監督檢查,并且根據各地的實際和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創新工作思路,許多新思路、新點子在“限塑令”執行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斷完善服務措施,是一些商家積*落實“限塑令”的重要舉措,如上海沃爾瑪超市在“限塑令”頒布后,實行了購物籃、購物車免費出租服務;遼寧省各地商場、超市等零售企業紛紛開設環保型購物袋銷售專柜,一些大型零售企業新增設了環保購物袋租借業務;上海市東方商廈以舊塑料袋換新購物袋;上海各大菜市場普遍為消費者免費提供連卷袋,用以包裝生鮮食品;河北省一些商業企業設置顧客商品整理臺,為顧客免費準備了打包用的剪刀、包扎繩、膠帶和打包機,對能組合成箱的免費利用過去超市里廢棄的紙箱打包;保龍倉超市還利用舊衣物為顧客免費縫制購物布兜等。一些商家還主動擔起“限塑”責任,積*組織環保、節能宣傳活動,如南京蘇果超市舉辦了環保袋設計大賽,宣傳合理使用塑料購物袋的理念;青島大潤發超市廣場舉辦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大型現場宣傳咨詢活動,現場解答消費者疑問。
??? 由于公眾消費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過程,“限塑令”的執行過程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如農貿市場執行難度大、少數消費者在認識上還存在誤區等問題。有專家表示,要通過宣傳教育,讓人們養成自覺使用環保購物袋的習慣。同時,還是要找到既能兼顧百姓生活便利,又環保的塑料購物袋替代品。合理使用塑料購物袋,逐步減少塑料購物袋的使用總量,可以*終實現減少“白色污染”、節約能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目標。
??? 有關部門表示,針對在“限塑令”執行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將繼續加大對集貿市場等薄弱環節的監督、檢查力度、進一步完善《辦法》有關規定、繼續深入開展宣傳活動、積*推進塑料購物袋回收等,以及時鞏固“限塑”成果,推進“限塑”工作深入開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