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在全國*大的
今年一季度以來,國際糧價平均上漲了16.5%,特別是大米,成了這輪糧食漲價中的領頭羊,兩個月價格暴漲75%,許多人心里都有這樣一個疑問:糧食危機離我們有多遠?
國內市場上一直在低價位徘徊了兩年多的米價,連日來也開始收復失地,國內各個大米主產區的米價都出現不同程度回升,成交活躍,可是,在全國*大的商品糧基地黑龍江,我們發現當地的一些農民卻仍然在為賣稻谷發愁,這是為什么呢?
4月20日,黑龍江省虎林市東興村王杰芳帶著記者打開了他存放稻谷的小倉庫,一個個鼓囊囊的麻袋把墻邊堆得滿滿的,旁邊一個大的圍欄里也堆滿了稻谷,足足有一人多高,由于07年氣候好,村民獲得了****的豐收。
?
這個自己蓋的糧倉很簡陋,王杰芳告訴記者這里下雨的時候還漏雨,老鼠也很多,偷吃了不少糧食,考慮到東北的天氣越來越熱,這樣的倉儲條件當然不允許這些稻谷長期儲存,王杰芳自己也不愿意天天守著這么大一堆糧食發愁,實在是因為今年的稻谷價格太便宜了,稻谷剛收獲的時候每斤才賣到6毛8,所以村民一直舍不得賣掉。
王杰芳自己種了18畝水稻,每畝大概能收獲900多斤稻谷,他給記者算了一個帳,由于農資、化肥、人工在2007年的不斷上漲,如果稻谷賣7毛錢一斤的話,自己辛辛苦苦一年下來,根本就掙不了多少錢,如果價格再低,還會賠錢。
借助零散的信息王杰芳了解到,國際市場大米價格節節攀升,一些地區甚至出現搶購風潮,這讓他覺得自己的稻谷再放一放也能賣個好價錢,然而一直等到現在,稻谷的價格還是在7毛錢左右,實在等不下去的王杰芳打算盡快把這些稻谷賣了,如果因為倉儲條件不好,導致糧食變壞了、變質了,降價、便宜了,四毛、五毛那也得賣。
下午,王杰芳找來了幾個鄉親幫忙裝了一車稻谷,準備到當地的國家糧庫——寶東糧庫去賣一部分,然而,當王杰芳拉著稻谷來到寶東糧庫時,這里卻空空蕩蕩,沒有工作人員來收糧,也沒有賣糧的農民,王杰芳趕緊給一個了解情況的朋友打電話,結果省里告訴不收了。
聽到糧庫不收的消息,王杰芳有些手足無措,在中國*重要的商品稻谷基地黑龍江省,王杰芳的遭遇并非個例,當國際米價一路暴漲、“米荒”警報驟響的時候,農民們面臨的卻是反常的賣糧難,在有“天下**水稻大場”的856農場,記者見到了劉顏鎮,他家里還有60噸稻谷沒有賣出,這些稻谷將他家的兩個偏房塞的滿滿當當的。
劉顏鎮由于承包的是農場的土地,他除了正常的生產成本外,還得給農場上交每畝300多元的承包費,因此現在的價格他更接受不了,他打算再把這些稻谷放一放。
黑龍江兩位種糧農民王杰芳和劉言鎮,因為嫌稻谷價格過低,一直把打下的糧食屯在手里,記者一打聽才知道,在當地,他們還算是幸運的,更多的農戶因為沒有能力存糧食,已經早早就低價賣出了,但記者了解到,從2007年12月1日到2008年3月31日,黑龍江全省啟動了水稻*低收購價,標準是三等糧每斤7毛5分錢,等級每上一級,每市斤的價格就漲兩分錢,那為什么農民還在說糧價低呢?來了解一下。
2007年,王杰芳趕上了一個好年頭,承包的18畝水稻品質不錯不說,還獲得了大豐收,一聽電視上說今年國家出臺了*低收購價,三等稻谷一斤能賣上7毛5,王杰芳估摸著自己的水稻怎么也是二等糧,賣個好價錢應該沒問題。
王杰芳曾經興致勃勃地拉著稻谷去當地執行*低收購價政策的國家糧庫出售,然而國家糧庫一定級之后,給出的價格讓他非常失望,化驗之后,三等都不是,是等外糧。
王杰芳沒想到,自己這么好的稻谷到了國家糧庫居然變成了等外糧,價格一下子比*低收購價低了好幾分錢,再扣去運費,估計一斤糧7毛也賣不上?;⒘质修r委副主任張顯鋼通過統計發現,今年當地農民實際賣出的價格遠遠低于*低市場收購價的價格。
虎林市農委副主任張顯鋼:“國家*低收購價去年應該是在七毛五,那么扣扣雜,扣水,然后整精米率再扣完以后,它就大部多這個價錢,因為畢竟每一個等級當中差二分前再包括運費,老百姓再出運費以后,我應該是賣在七毛錢左右,我們統計的價格,*好的是賣七毛三,老百姓*好的價格是賣在七毛錢。”
為什么國家制定*低收購價這么令農民失望?記者來到執行*低收購價的中儲糧虎林直屬庫,在農民休息室的墻上貼著*低收購價的通告和收糧標準。記者看到,收糧標準對水份和雜質等做成了非常嚴格的規定,凡超過0.5個百分點都要扣錢,中儲糧虎林直屬庫主任孫政告訴記者,7毛7的*低收購價并不是實際支付給農民的價格,通常他們都會根據標準每斤扣幾分錢。
中儲糧虎林直屬庫孫政表示,這很正常,因為水分不一定,規定水分是十四分半,水分超過了多少會按照文件扣多少,還有雜質,現在還有個出糙率,還有黃粒米等等。
? 孫政帶記者參觀了他們糧庫對稻谷進行定級的整個過程,一次定級大概持續20多分鐘,嚴格而復雜,孫政承認國家制定的標準同農民的期望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
孫政:“老百姓感覺我的糧食就應該一斤給我一斤錢,國家說的一斤七毛五,我的一斤就應該給我七毛五,實際國家的政策并不是這種政策,它有標準的,超過標準以后,折算到國家制定的標準,所以他的糧不可能是一斤就按七毛五,或者七毛七來,這個和老百姓的心理有個偏差?!?/p>
孫政還告訴記者,由于國家不允許他們主動收糧,因此農民要想到這里賣糧必須自己承擔運輸的費用。
孫政:“現在我們從文件,各方面要求農民自己來交我們的糧或其他的組來交糧,夠了標準了,我們按國家標準來收,我們沒有責任,沒有什么向下邊收,那只有這種情況?!?/p>
記者:“農民還得負擔他給你送糧食過來的運費?”
孫政:“對,文件就是這么要求的。”
相對于國家糧庫的苛刻條件和坐等送糧不同,大米加工企業簡單的標準和主動收糧受到了農民的歡迎,張顯鋼告訴記者,根據他們的調查,由于農民從*低收購價那兒得不到實惠,而且還非常麻煩,因此農民賣給國家糧庫的糧食非常少。
張顯鋼接到很多農民反映,*低收購價出來之后,這些收購企業還紛紛比照*低收購價的標準也開始扣雜扣水,變相調低了價格。
張顯鋼:“我們所有的私營企業加工廠,現在下去在收糧的過程中,他也按照這個標準去收,也按這個等級收,同時又壓低了市場價格,我們的*高價就七毛三,二等糧,我們的私營企業在收購的時候也是執行這個標準去收購,這樣對他們企業是有利的?!?/p>
作為一個大米加工企業的老板,于徳春告訴記者,一旦市場價低于*低收購價的時候,他們肯定不會按照*低收購價格來收購水稻,然而虎林國家糧庫容量還不到到生產總量的一半,農民剩下的糧還得賣給加工廠,這樣*低收購價依然無法保障種糧農民的利益。
黑龍江虎林興海米業經理于德春:“國家保護的價那是糧庫,但是這個我們這點沒有國家保護的這個價格,國家現在的問題是什么,國家是有這個保護價,可是你糧庫的保護價根本保護不了農民。”
在黑龍江的糧食產區,國家*低保護價并沒有讓農民保住本,而一些糧食收購企業則根據*低保護價的標準壓低糧食收購價,結果農民只聽說國際上米漲價了,但自己卻沒賺到錢,而那些糧食加工企業此刻的日子也不好過,它們又遇到了什么難題呢?
黑龍江鑫溢米業總經理楊在虎每天都在為自己的大米運輸而發愁,由于始終請不到火車貨車車箱,他生產的大米運不出去,現在自己的工廠開工率還不到30%,有時候一個月都不出一車皮,大米到站臺有時候兩個月都出不去,車皮太緊張了。
由于南方大米緊缺,加上黑龍江大米又非常暢銷,因此楊在虎接到了大量的訂單,然而,楊在虎現在上了2000噸的合同都不敢簽。
楊在虎告訴記者,他目前還有上百噸的大米堆在火車站的貨場里無法運出,而虎林市目前有上百家大米加工企業,都面臨著大米運不出去的困難,記者來到虎林火車站第二貨場,這里堆滿了各個加工企業等待運輸的大米,而且還有源源不斷的卡車運輸大米過來卸貨,記者在這里找到了楊在虎堆放的大米,上面已經是厚厚的一層灰塵。作為中國鐵路*末端的一個火車站,虎林站根本沒有能力運輸如此多的大米。
哈爾濱鐵路局運輸處副處長蔡克林告訴記者,虎林車站要從運輸能力均衡上看,每天也就在50車到100車左右,但是糧食運輸有個季節性運輸,所以要集中搶運,造成能力不適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