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日前,
??? 每天使用塑料袋30億個
??? 限制使用勢在必行
??? 生活中,我們幾乎事事都離不開塑料袋。然而,它在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由于過量使用及回收處理不到位,不僅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而且嚴重浪費能源資源。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對塑料袋的使用量高達30億個,其中僅用于買菜的塑料袋就達10億個。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超市節能報告顯示,全國超市行業每年消耗的包裝袋價值高達50億元人民幣,其中以塑料購物袋為主。
??? 目前,僅北京每年廢棄的塑料袋就達23億個,產生廢舊塑料包裝垃圾14萬噸,占生活垃圾總量的3%;上海每年產生廢舊塑料包裝垃圾19萬噸,占生活垃圾總量的7%。
??? 據了解,我們日常使用的塑料袋的主要原料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是不可降解的。這樣的塑料袋廢棄后,如果焚燒,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污染空氣;如果掩埋地下,大約200年才能腐爛,會對土壤的酸堿度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塑料袋的限用、禁用迫在眉睫。
??? 禁止生產使用“超薄袋”
??? 明碼標價價外收取
??? 從今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的塑料購物袋要有償使用,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商場必須對塑料購物袋明碼標價,并在商品價外收取塑料購物袋價款,不得無償提供或將塑料購物袋價款隱含在商品總價內合并收取。
??? 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袋”由于*易破損,大多被隨意丟棄,是環境污染的主要“殺手”,必須從生產源頭上嚴格禁止。有償使用是利用價格的杠桿作用,促進公眾減少對塑料袋的依賴,提倡重提菜籃子、布袋子,從日常點滴做起,自覺保護環境。這位負責人強調,推行塑料袋的限用和禁用,對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進一步推進節能減排,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十分必要。
??? 這位負責人指出,有償使用和禁用塑料袋正在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不僅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明令禁用塑料袋,印度、坦桑尼亞等許多發展中國家也都對限用塑料袋做出明確規定,一些國家還立法推進塑料袋的禁用,*大限度地減少其造成的“白色污染”。
??? 環保與便民應當兼顧
??? 配套措施盡快出臺
??? 目前部分城市已經在大型超市推行使用布袋購物,每個收費3元、5元不等,百姓反映價格太高,寧愿用塑料袋。有些超市免費提供了用舊工裝等廢舊衣物自制的布袋子,但顧客對其衛生狀況心存疑慮。環保與便民應當兼顧,不能讓老百姓生活變得不方便。這位負責人表示,為了使“限用令”落到實處,相關部門要密切協作配合,加強監督檢查。
??? 為此,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抓緊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將超薄塑料購物袋列入淘汰類產品目錄;質檢部門對違規繼續生產超薄塑料購物袋的,或不按規定加貼(印)合格塑料購物袋產品標志的,相應給予責令停止生產、沒收違法生產的產品、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處罰;工商部門要加強對超市、商場、集貿市場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監督檢查,對違規者要依法予以查處;環衛部門要加快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處理,切實減少被混入垃圾焚燒或填埋的廢塑料數量;環保部門要加大對廢塑料回收利用過程的環境監管,制訂環境準入條件、污染控制標準和技術規范并監督實施,建立廢塑料從回收、運輸、貯存到再生利用的全過程環境管理體系;科技部門要加大對廢塑料處理處置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開發推廣提高廢塑料利用附加值的技術和產品,提高廢塑料資源利用水平;財政、稅務部門要盡快研究制定抑制廢塑料污染的稅收政策,利用稅收杠桿調控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支持、鼓勵廢塑料綜合利用產業的發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