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2007年,是“
新認證產品成倍增長 產品總量規模擴大
2007年,全國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11500個,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量的230%,是2006年新認證產品數的1.66倍。截至2007年底,共認證無公害農產品34184個,獲證單位10923個,產品總量2.06億噸,其中主要食用農產品約占其商品總量的22%左右。
產地認定快速推進 生產面積大幅度增長
2007年,全國新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8519個,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量的170%。目前,全國共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38370個。其中,種植業產地26276個,面積規模3162萬公頃,占全國耕地總面積(按1.3億公頃計算的24%;畜牧業產地7547個,養殖規模34.15億頭(只、羽;漁業產地4547個,面積265.11萬公頃。
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一體化全面實施
2007年,一體化認定和認證工作在2006年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進。農業部門完善了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技術性程序文件,把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申請材料合二為一,將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審查合并進行,改單一產品申報為多產品同時申報,適當調整了申請人資格條件。2007年,通過一體化形式申報完成的新認證產品超過90%,這也成為產品認證快速推進的重要原因。
復查換證扎實跟進 換證比例顯著提升
復查換證作為一項重要制度安排,關系到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工作的規范性和連續性。2007年是復查換證*為集中的一年,數量多、時間緊,但通過統一規范、集中申報、集中審查、集中評審,截至年底,7114個需要到期復查換證的產品中,已有6061個通過評審,復查換證比例達到85.2%,超額實現年初制定的70%的目標。
專項檢查成效顯著 標志
農業部集中開展了“三品”專項檢查,共檢查生產基地6428個、獲證企業8963家、獲證產品18464個,安排專項整治樣品抽檢4000個,檢查農貿市場(超市1264個。在各地自查自糾的基礎上,完成了對15個省份的21個“三品”工作機構、91家獲證企業和31個農貿市場(超市的督查,現場抽檢了724個獲證產品。專項檢查工作機構管理有效性得分96.1分,獲證產品包裝標識得分95.0分。啟動了“標志推廣與監管示范縣”創建活動,企業和產品使用標志數分別達到1900家和2300個,標志使用量超過3.2億枚,覆蓋率明顯提高。
認證技術支撐體系更加健全2007年,農業部組織了46期檢查員和內檢員培訓,新培訓檢查員2692人、內檢員1744人。目前,全國已培訓注冊無公害農產品檢查員6018人,內檢員2201人。組織完成了24項無公害食品行業標準的修訂和15個省份無公害農產品檢測項目必檢與選檢方案的評定。新授權委托無公害農產品檢測機構21家,使產品檢測機構總數達到165家,無公害農產品評審專家隊伍已達324人。所有的地市、4/5的區縣都已明確了無公害農產品工作機構。
2007年,無公害農產品快速發展、扎實推進,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功能得以強化。經認定的產地,較好地實施了標準化生產和全程質量控制;70%的獲證企業依托基地實行規模化生產,各企業均帶動農戶超過1200個;認證標志的品牌效應得到發揮,大多數認證產品售價高出未認證農產品10%左右,促進了農產品市場準入和優質優價市場機制的形成;無公害農產品安全生產技術的推廣,從源頭控制了產品質量和環境污染,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