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日前,國家
兩大亮點受關注
日前,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第100號局令,《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下稱《規定》)正式頒布。《規定》2007年7月24日已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2007年8月27日公布,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規定》具體包括總則、化妝品標識的標注內容、化妝品標識的標注形式、法律責任、附則共五章三十八條,涵蓋了立法宗旨、依據和意義,調整范圍,管理體制,化妝品標識的應當及禁止標注內容,化妝品標識形式要求等方面的規定。該規定還增加了對化妝品實際生產加工地、全成分標注的要求。
據國家質檢總局官方網站報道說,這是國家質檢總局作為產品質量
《規定》結合近年來出現的新問題,對化妝品標識作了進一步明確規定,并根據各種違法行為性質的嚴重性和危害性不同,分別對違反各項規定的行為規定了處罰措施,以使化妝品標識的監管工作能夠得到落實,進一步保障化妝品消費安全。該規定的出臺將有助于加強對化妝品標識的監督管理,規范化妝品標識的標注,有效地防止質量欺詐,切實保護消費者的人身健康和安全。
經過衛生部兩次征求意見稿的《化妝品標簽標識管理規范》還未正式出臺,國家質檢總局的《規定》便提前出爐,自然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業內人士指出,新版《規定》有兩點*受關注,一是要求化妝品標識要標注全成分表;二是把牙膏正式列入化妝品的管理范疇。
對于**點,《規定》的第十二條明確要求,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全成分表。標注方法及要求應當符合相應的標準規定。全國化妝品質量工作管理委員會秘書長齊昆鵬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之前國家并沒有要求化妝品標識需要全成分標注,因此這一條規定應該是對行業影響*大的,這意味著化妝品企業必須對之前的產品包裝進行重新調整。
衛生部化妝品衛生標準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疾控中心杜達安同樣非常贊同實施全成分標注。他說:“早在多年前,業內專家就提出化妝品要實行全成本標注,現在終于正式實施了。”他認為,實行全成分標注**是給予消費者知情權,讓他們知道化妝品含有的成分,以便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二是更便于國家有關部門對化妝品進行管理,以打擊化妝品企業吹噓成分的現象。
據悉,目前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都實施了全成分標注,而且對于全成分標注的相關規定也非常明確。比如歐盟的相關規定明確指出:“如因體積、大小等原因無法做到全成分標注時,可印在宣傳資料、標簽或卡片上;基于商業秘密的原因,可要求在成分目錄中不標注1種或多種化妝品成分,但應向生產地或*初進口地所在的成員國的主管機關提交成分保密申請……”因此,業內人士指出,我國還應繼續完善具體明細,讓企業能更容易執行。
與《規定》要求的化妝品標識要標注全成分表相比,《規定》中**次對牙膏的屬性身份進行認定則更具有深遠意義。
明確牙膏歸屬
與衛生部之前頒布的《化妝品標簽標識管理規范》征求意見稿不同,國家質檢總局頒布的《規定》把牙膏列入了化妝品的定義之中。在《化妝品標簽標識管理規范》征求意見稿中規定:“化妝品標簽注明的產品使用說明必須符合化妝品定義規定的使用方法(涂擦、噴灑或者其他類似的方法)和使用部位(皮膚、毛發、指甲、口唇等人體表面部位)。”而在《規定》中,“所稱化妝品是指以涂抹、噴、灑或者其他類似方法,施于人體(皮膚、毛發、指趾甲、口唇齒等),以達到清潔、保養、美化、修飾和改變外觀,或者修正人體氣味,保持良好狀態為目的的產品。”由此可見,牙膏等作用于“齒”的產品被納入了化妝品。#p#分頁標題#e#
今年無疑是我國牙膏產業的多事之秋,先有一直影響牙膏市場競爭的牙防組被查出為非法認證機構,隨后又產生了我國牙膏出口的“二甘醇”風波,對于我國牙膏的出口和市場競爭等都產生了不良影響。
“二甘醇”風波的誕生雖然與不同國家對牙膏安全標準的要求不同大為相關,但也暴露出了我國當前在牙膏監管和屬性認定上的不足。
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有關人士表示,牙膏身份屬性的尷尬,造成目前牙膏市場的混亂。
據了解,以往如牙膏、牙刷、牙線等用于牙齒和口腔黏膜的產品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歸屬,這對質量的監管、市場的規范等帶來不少隱患。《規定》填補此類產品管理上的空白,對于整頓市場,尤其是保護品牌有很大作用。
與國際慣例接軌
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某位負責人表示,口腔用品屬于化妝品,這是一個國際共識。把牙膏歸入化妝品來監管,限制其功效宣傳,是大勢所趨。而由于牙膏身份一直游離在幾個產業之間,很多牙膏成了可以包治百病的良藥。對此,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科技委員會一位委員表示,宣傳醫療效果,必須提供數據和臨床試驗支持才行。但是往往這些數據和資料又是企業提供的,國家對于數據和試驗的認證和檢驗方面,又沒有專門的機構。于是很多民間組織便成了牙膏企業的認證機構,但這些民間組織往往缺乏權威性。
醫學界同樣對很多牙膏宣傳的功效也持懷疑態度。北京口腔醫院的李醫生指出:**,目前牙膏的包裝上沒有要求成分含量的標注,這些成分的真假與其在牙膏中的含量多少無法考究。即便有些模棱兩可的標注,也沒有幾個消費者明白它們到底有什么功效。其次,即使牙膏中確實含有這些成分且含量較高,但在短短的刷牙時間里,也無法有效作用于人體。
對于消費者將牙膏搖身變為化妝品表示不解的現象,業內專家表示,化妝品按照詞義的解釋是為“修飾”和“裝扮”而使用的制品,概括化妝品的作用為,使皮膚感到舒適和避免皮膚病;遮蓋某些缺陷;美化面容;使人清潔、整齊、增加神采。
目前,國際上對化妝品尚無統一的定義,各國依據本國的情況,定義均有所不同。如日本醫藥法典中對化妝品下了這樣的定義——化妝品是為了清潔和美化人體、增加魅力、改變容貌、保持皮膚及頭發健美而涂擦,散布于身體或用類似方法使用的物品,是對人體作用緩和的物質。
在日本,以清潔身體為目的而使用的肥皂、牙膏也屬于化妝品。而一般人當作化妝品使用的染發劑,燙發液,粉刺霜,防干裂、治凍傷的膏霜及對皮膚或口腔有殺菌消毒藥效的,包括藥物牙膏,在醫藥法中都稱為醫藥部外品。
美國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對化妝品的定義為,用涂擦、灑布、噴霧或其他方法使用于人體的物品,能起到清潔、美化,促使有魅力或改變外觀的作用。其中不包括肥皂,并對特種化妝品作了具體要求。
我國《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中,化妝品的定義為,以涂擦、噴灑或者其他類似的方法,散布于人體表面任何部位(皮膚、毛發指甲、口唇等),以達到清潔、消除不良氣味、護膚、美容和修飾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
這樣看來,牙膏歸口化妝品,是合情合理和規范的。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