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的《保健食品命名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規定》)于5月28日正式發布實施,此后上市的保健食品命名的門檻將提高,而目前市場上正在銷售的大部分保健食品也將面臨改名的命運。如今《規定》的實施已經近兩個月,記者發現,“違規”命名的保健食品并沒有撤柜跡象。
記者在沈陽市的一些藥店和銷售保健品的商店中發現,比照《規定》中的“保健食品的品牌名和通用名中不得使用人體組織器官等詞語”,“腦白金膠囊”、“腦力健口服營養液”和各種品牌的“養肝健肝茶”這些名稱中都有器官名稱;《規定》中還明確規定“不得使用明示或者暗示治療作用的詞語”,可是很多消費者熟悉的名稱,例如各種“減肥茶”、“減肥膠囊”“通便茶”,還有“蘆薈排毒膠囊”、“助眠口服液”等依舊大行其道。
為何這些明顯違規命名的保健食品都沒有更名?據一位業內人士的解釋,我國法律有對生效前已發生的事實和行為不予追究的原則,因此保健品生產企業為減少更名可能帶來的一系列損失,在五年一次的名稱延續使用申請到來之前,都采取觀望態度。
在對一些保健品生產企業的采訪中記者還聽到這樣一種觀點:《規定》規定,保健品品牌名不得使用外文字母、漢語拼音、數字、符號等,這條規定與現行的《商標法》發生了沖突,比如說,市場上常見的“綠A螺旋藻膠囊”和“9快9減肥膠囊”,其中“綠A”和“9快9”都是該產品的注冊商標。若按照《規定》,這兩個商標均屬違規,須立即停止使用;可是《商標法》中規定,注冊商標中可以出現外文字母、漢語拼音、數字、符號。對此記者電話咨詢了遼寧成功金盟律師事務所,他們認為,《商標法》是由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屬上位法,而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此次出臺的《規定》是行政法規,屬下位法,“當兩者發生沖突時,根據《立法法》的規定,下位法應當服從上位法”。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