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權威預測屢屢誤判肉價走勢,是相關部門不了解實情,還是怕承擔責任?
進入7月,
7月4日,
飆升的肉價,讓有關部門“未來肉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7~8月份肉價將回落”等預判再次落空。相反,《瞭望》新聞周刊采訪過的一些
“權威”部門對今年5月和7月的兩輪豬肉價格行情預測的準確度為何不如養殖戶?其背后暴露了哪些深層次問題,為此,《瞭望》新聞周刊進行了深入采訪。
部門屢有“誤判”,養殖戶“料事如神”
今年3月底,江西上高縣不少養殖戶就向本刊記者反映,由于受去年無名高熱病(即后來定性的“藍耳病”)的影響,養殖戶的生豬存欄量劇減,后市豬肉價格將不斷走高。養殖大戶黎景陽甚至很肯定地告訴記者:“豬肉價格很快要大漲,要創出歷史新高”。
后來5月份的豬肉價格暴漲印證了這些養豬大戶的預測,而有關政府部門卻似乎普遍感覺出乎意料,應對起來驚慌失措。5月份,江西省畜牧獸醫部門有關官員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也曾預測豬肉價格會上漲,但沒有想到會以這么迅猛的方式、如此大的漲幅。
面對飆升的肉價,相關部門紛紛出面表態,要采取措施平抑肉價,有的表示7~8月份肉價將回落。6月12日,看見豬肉價格漲勢開始趨緩并有小幅回落,國家有關部委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訪談時都表示,后期豬肉價格繼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并列出了數條理由。
而此時,江西一些養殖戶卻普遍認為后市豬肉價格仍將走高。江西吉安市春興農業開發公司總經理李春根說,豬價前期輕微回落是對國家調控措施的市場反應,也是由于隨著氣溫漸升疫情重新肆虐,養殖戶產生恐慌心理而提前出欄增加了市場供應量所致。這一時緩解了肉價上漲,但減少了后市供應量,為肉價反彈埋下了伏筆。他當時就預測后市生豬將從當時的6元/斤漲至7元/斤。
進入7月份,市場豬肉價格果然按照養殖戶的預測運行,而沒有理會國家部委官員的“旨意”。據江西省價格監測中心監測顯示,江西全省生豬平均收購價格由6月20日的6.27元/500克上漲至7月4日的6.73元/500克,7月4日全省統裝肉、精瘦肉、排骨平均價格每500克分別為10.15元、13元和13.37元,與6月20日相比,分別上漲8.55%、9.61%和3.35%,創歷史新高。
?
??????? 不了解實情,還是怕承擔責任?
為什么“偏安一隅”的養殖戶對市場豬肉價格走勢預測如此精準,而薈萃了全國各地市場信息的有關部門卻屢屢判斷失誤?本刊記者采訪發現,這主要是由于兩方對此次豬肉漲價原因的分析不一所致。
農業部門認為,5月以來的豬肉漲價上漲主要是由“生豬價格周期波動影響、養殖成本增加、豬肉消費上升”等原因造成的:一是2006年上半年生豬市場價格持續低迷,跌入低谷,下半年逐步回升,目前仍處于周期的上升期;二是作為飼料原料的玉米價格持續攀升,每頭豬飼料成本增加40~50元;三是市場需求拉動;四是受去年上半年養豬效益低影響,一些地區農戶生豬飼養有所減少。6月11日,有關部門還駁斥了外界關于豬藍耳病引發豬肉漲價的說法,強調“豬藍耳病疫情與市場豬肉價格上漲沒有直接關系”。
接受本刊記者采訪的養殖戶卻普遍認為,去年以來一些地方的藍耳病疫情是此次豬肉價格上漲的“罪魁禍首”。他們說,去年疫情造成存欄豬大量死亡,母豬流產,不少養殖戶由于恐慌而提前出欄,致使今年生豬存欄大量減少,市場供不應求。江西省價格監測中心一份數據顯示,當時疫情來襲,南昌縣有50%以上存欄生豬死亡,70%~90%的母豬流產,70%~90%的仔豬死亡,目前全縣生豬存欄量比2005年和2006年同期減少了50%。
江西綠豐生態農業園原種豬場總經理徐平平說,市場價格由供求關系決定,而不是根據波動周期形成,更不是由生產成本決定的。“很簡單的道理,現在的情況是,豬欄里沒有豬,豬販子到處找豬都找不到,價格怎么下得來呢?”
高安市養豬大戶黎景陽說,只要看到去年由于疫情養殖場大量死豬,養殖戶提前賣豬的情況,很容易就能預測到現在的價格行情。即使現在,只要到養殖區一轉,看看生豬的存欄量,對市場價格作出的判斷就能八九不離十。
江西農大教授花象柏長期從事動物疫病研究,他說藍耳病病死率很高,傳染性很強。去年,學術界和官方一直沒有確定這次疫情為藍耳病。由于認識不統一,又沒有疫苗,治療效果很差,一般肉豬、仔豬得病即死,母豬得病就流產,而且越治越死。
因受養殖戶邀請去治豬病,花象柏去年以來走過江西省內外數百個豬場。他說,去年“全國一片藍”,豬的死亡量為近年來所有動物疫情之*。為此,他曾多次向有關部門建議采取疫苗補貼等措施扶持生豬生產,否則排骨今年要漲到20元/500克,但未引起重視。
花象柏說:“國家有關部門*近公布說,今年1~5月全國因藍耳病只死了1萬8千多頭豬。這個數字太離譜。因為去年死亡量很大,但沒有公布和統計。今年1~5月不是高發期,今年是5月份以后高發。去年有的養豬產區一個縣的死亡量也不止這個數。”
“搞不清楚為什么要這么說,是官僚主義不了解實情,還是出于狹隘的部門利益考慮,怕承擔責任?”他如是說。
??????? 正視現實,對癥下藥
接受采訪的一些養殖戶和專家表示,如果認可疫情是此輪豬肉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就意味著這輪豬肉價格上漲將具有持久性。由于藍耳病造成的恐慌,養殖戶沒有人敢補欄,只有等氣溫下降疫情平息后補欄會好點,而這些新養的豬從仔豬開始,需一年半以后才能上市。徐平平估計,將來一段時間,毛豬價格要從目前的每500克7元漲到9元。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豬肉等副食品生產供應保持市場穩定工作的通知》,國家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努力調控豬肉市場,建立補貼資金,解決豬肉上漲帶來的民生問題,促進生豬生產。目前,這些措施還在落實中,但在不少地方豬肉價格不降反漲。這說明,在加快落實這些政策的同時,必須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
要抓緊落實和完善促進生豬生產的調控政策,江西吉安市春興農業開發公司總經理李春根說,“雖然國家出臺了原種補貼、疫病補貼、生豬保險等政策,但目前還沒有落實,其效應發揮還需要時間,而且每頭50元的補貼相對于幾千元一頭的母豬,杯水車薪。”李春根認為,既定政策要抓緊落實,不足的政策要注意加強和完善。
對高致病性藍耳病疫情要采取更有力的防治措施。花象柏說,藍耳病是豬肉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而藍耳病的根本問題是疫苗。目前,疫苗已開始分發,但其效果還有待檢驗,因此,要加強藍耳病疫苗效果的研究和疫苗的研發。
黎景陽建議政府要對種豬的健康進行季度體檢;江西樂安養豬戶樂細嬌建議,政府要統一制定防疫體系,不管是小豬場還是大豬場,疾病的風險解決了,養殖戶的積*性就能恢復起來,豬價才有可能平穩。兩位都建議給予養殖戶一定的財政防疫扶持,“以前一頭豬的防疫費是兩到三塊錢,現在五六十塊。打,成本太高,不打,就有致病風險”。
要更加重視對城鄉低收入家庭的扶持。由于豬肉高價的長期性,必須更加重視對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保障。目前不少地方開始對城市低收入家庭發放一次性的肉價補貼,但對農村低收入家庭的補貼基本沒有,在這方面需要加強。財力允許的情況下可考慮根據豬肉價格情況分期分批發放肉價補貼。
當然,這些都是權宜之計。受訪的專家認為,從根本上看,防止豬肉價格暴漲暴跌,還需要提升畜牧業發展水平,完善畜牧獸醫體制,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同時,國家市場價格的預警制度也需要從體制、機制上加以完善。讓價格預測工作能夠像天氣預報一樣,幫助生產者和政府未雨綢繆,及時引導生產行為,改善市場供求。否則,仍可能出現像高層領導所指出的:“情況不明、心中無數、工作不實、有布置無檢查”的被動局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