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日,是聯合國確定的第七個世界 牛奶日。這一紀念日設立的目的,就是鼓勵牛奶消費,以提高全人類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
????然而,就在這樣的日子里,國內 乳業卻頗不平靜——許多 奶農由于養牛效益下降,不得不忍痛割愛,以幾千元的“跳水價”宰賣自己心愛的 奶牛
????近期山西 朔州市發生著一些令人不解的現象,一些奶農紛紛將自家的奶牛以低廉的 價格出售,這些奶牛曾經的價值高達2萬元,在稱斤賣肉之后,只能賣到幾千元。據了解,在這些被送到菜市場肉案上的奶牛中,不乏一些日產30公斤牛奶的優良品種。
????為什么這些奶農含淚賣掉自己的“金飯碗”?賣牛背后,深藏著什么?
????乳品價賤傷農
????在乳業,奶農的地位一向低微。
????目前,在我國,整個乳業鏈條中,除奶牛生產者、加工者、營銷者、消費者外,還有一個較為特殊的中間環節──牛奶收購者(中間奶站)。
????生產者、加工者、營銷者各自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團。由于原料奶收購、加工、運銷的地區壟斷性,加工者實際上掌握著原料奶的定價權。當市場出現風險時,加工者往往將風險轉嫁給這個產業鏈中的*弱勢群體——奶牛生產者。
????有關資料顯示,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山西朔州市包括山陰縣在內,糧食、飼料價格上漲了近30%,而牛奶收購價卻絲毫未漲。
????在此種情況下,作為產業終端的消費者,他們當然不愿意漲價。而作為乳業*上游的奶農,無力左右奶價波動,不得不在“賣牛不值錢、養牛不賺錢”的窘境下被迫宰牛。
????“料價天天漲,奶價又不提,政府管不了,只好把牛賣了。”奶農王青山有些苦惱地表示,當他看著養了幾年,還在產奶之年的奶牛當肉牛宰殺掉之后,心里頗為難過。
????據了解,在山陰縣,由于奶價持續低迷,奶牛“吃”掉的成本比所產的奶錢還要高,奶農無奈之下只能賣牛,目前山陰縣產奶奶牛已銳減7000多頭,占全縣總存欄數的10%。
????奶牛品質低?
????“山西殺牛事件主要是他們的飼養不符合現在的形勢造成的。” 沈陽輝山奶源部經理楊利剛表示。山西奶農飼養的牛可能不是純正的奶牛,而是假奶牛,這種奶牛產奶量低,沒有經濟效益。
????他表示,這些奶農飼養奶牛的規模小,飼養也不規范,收奶的時候必須用桶去收,效率低下,再加上其質量很難保證,所以不可能得到高價的收購,*多也就是1.5元/公斤。相反,那些大中型奶牛場,由于有數量規模,其奶質也有保證,企業就可以與他們簽訂長期收購合同,而價格則高達2元/公斤以上。如果是大規模飼養,并且是高產奶牛,還是賺錢的。他進一步表示,現在政府已經不鼓勵、不提倡散戶這種落后的飼養方式了。
????“山西的奶牛不能買。” 遼寧通遼奶農石春利表示,他家共飼養了14頭奶牛,目前經營說不上好,但還是基本賺錢,但他不想再擴大經營規模了。
????“ 江蘇這種現象不突出。”江蘇奶業協會秘書長劉敞表示,一些奶農殺牛,*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奶牛產奶量下降,品質差導致效益下降造成的,是一種優勝劣汰的過程。
????價格戰是主因
????其實,奶農賣牛在中國的乳品業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一直以來,乳業就是“多事之地”,怪象叢生。*具有代表性的莫過于,乳業成本年年漲,但是乳品價格卻頻頻下跌。
????“買一贈六、降價促銷、新品促銷”這些熟悉的口號在走進各大超市的時候隨處可見,促銷的企業幾乎囊括了市面上所能見到的所有乳類產品。不打折、不促銷已然成為了不正常的現象。
????中國乳業價格戰*初是從2002年開始打響的。開始每年只有兩三個回合,力度也不是很大,但是自2004年起,乳業的促銷大戰便愈發激烈,差不多每半個月左右就有一次價格大戰,參與的企業數量及規模達到了歷史*高峰。而這期間,一些小的企業因不堪忍受價格大戰被迫破產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近年來,乳業原料市場價格卻在不斷上漲。有關數據顯示,目前白糖的價格由去年2600元/噸上漲到3300元/噸,漲幅達30%多;包裝用的片材也受原油漲價影響,價格達17200元/噸,漲了55%;飼料原料玉米價格達1600元/噸;莜麥皮價格則上漲到1400元/噸。
????而與此同時,乳價卻下跌了近四成。1l裝超高溫滅菌奶促銷價降幅達40%左右。250ml裝奶的價格降幅也達30%-40%。國內一乳企的經銷人員告訴記者,這樣的價格已無利潤可言了。
????業內人士表示,價格戰只會把壓力轉移到源頭上,這就直接威脅到養牛業,也就是奶源,價格戰越久力度越大,奶農的收入就越低,受傷害的程度就越大。
????都是資本惹的禍
????“中國乳業的惡性競爭,資本應該是*大禍首。”從事乳品經銷的賈經理表示,中國乳業的“大戲”自始至終沒有離開資本這個詞,從舊乳業“三國演義”——“光明、伊利、三元”,到現在的“伊利、蒙牛”兩強相爭,資本之手一直在用它特有的力量左右著中國乳業。
????他表示,資本的意志就是利潤*大化。例如,2004年蒙牛上市前,與三大外資股東大摩、鼎暉和英聯投資簽訂“對賭”協議,即蒙牛要在未來3年內年盈利復合增長率達到50%,否則蒙牛管理層就必須將所持7.8%的公司股權,即7830萬股轉讓給大摩等外資股東。進入2000年以來,中國乳業確實處于高速增長期,但是“50%”的增長要求不能說不是一個挑戰,雖然蒙牛完成了,但是在企業業績風光的背后,奶農是否分得了一杯羹?
????他表示,一些養牛農民與蒙牛合作多年,但是發現乳價降低的時候多,調高的時候少。甚至有些奶農對他表示,“能按時給到我們錢,就知足了”。
????“他們要求的是快速增長和高額回報,奶源基地的建設和產業鏈的和諧發展不可能成為他們的關注點,而廣大奶農作為中國乳業行業力量*為薄弱的環節,在這種競爭中受到傷害是不可避免的。”知名 財經觀察分析人士侯寧則說。他表示,不可否認,中國乳業的高速發展吸引了國際游資的目光,在中國乳業前五名企業中,外資通過戰略合作或并購等方式介入蒙牛、三鹿、光明等企業。外資固有的逐利性,難免出現短期行為,個別企業片面追求速度和市場份額,把價格戰、虛假宣傳當成了進攻武器,惡性競爭層出不窮,行業整體毛利率持續降低,成為制約行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關鍵因素。
????侯寧表示,“價格戰”帶來的高增長并不是外國資本在中國獲利的惟一法寶。改革開放后,為了吸引外資,中國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透露,在我國28個主要產業中,外資已在21個產業中擁有了多數資產的控制權。
????被外資控股對于急于快速發展的企業來說也許并不是一件“壞事”,一旦頂上外資的牌子,上繳給國家的稅收也將大幅減少,但是,合資企業從中國市場掙來的銀子也由此大部分進了“達能們”的口袋。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