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現狀
??? 1.養殖品種全世界現有鰻鱺品種19種。但進行人工養殖的僅有日本鰻鱺、歐洲鰻鱺、美洲鰻鱺和澳洲鰻鱺和太平洋雙色鰻鱺5種。1991年,中國開始引進歐洲鰻鱺進行試養,經過3年的摸索,解決了養殖中導致嚴重死亡的重大病害,歐洲鰻鱺養殖迅速發展。同時,中國還進行了少量美洲鰻鱺的試養。另外,中國自產苗種太平洋雙色鰻鱺,從2002開始,進行粗放式養殖,現有少量產品上市。2005年,部分養殖場進行了其他鰻鱺品種的引進試養試驗。
??? 2.養殖模式與技術中國早期鰻鱺養殖,以單一水泥池精養模式養殖鰻鱺,在調整發展期發展了土池養殖,但主要用于日本鰻鱺的養殖。在鰻鱺養殖快速發展期,各種養殖模式均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試驗。經過實踐檢驗,除精養池外,現發展良好的模式為土池歐洲鰻鱺的養殖,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正向江西、安徽等省市延伸。
??? 3.病害防控技術中國鰻鱺疾病研究與養殖發展同步進行,至今,幾乎完全了解了日本鰻鱺、歐洲鰻鱺和美洲鰻鱺養殖過程發生的主要病害和引起的病原或病因,研究出了有效的防治技術。從2001年開始,對養殖鰻鱺進行病害測報和預報,預報準確率達90%以上。
??? 4.飼料生產在起步階段,鰻鱺養殖用飼料完全依賴進口。但隨著養殖的發展,中國鰻鱺養殖用飼料在借鑒國外飼料研究和生產經驗的基礎上,迅速發展,完全國產化。與國外高能產品不同,中國的歐洲鰻鱺養殖用飼料主要以粉狀、高蛋白飼料為主。隨著白魚粉資源的下降,中國進行了紅魚粉、國產魚粉替代白魚粉和進口魚粉的替代研究,擺脫了飼料蛋白源單一依靠白魚粉的困境。除傳統的粉狀飼料外,中國現階段也開發了鰻鱺膨化飼料,收到了良好效果。
??? 5.鰻鱺加工與市場鰻鱺的加工是中國所有水產養殖品種中發展*完善的。養殖起步階段的產品,全部以活鰻及凍鰻形式出口日本。隨著養殖規模的發展,中國建設并迅速發展了鰻鱺加工廠,現有烤鰻廠56家,出口產品主要為烤鰻(蒲燒和白燒,活鰻和凍鰻產品出口僅占*小比例。除日本市場外,對歐洲、美洲和亞洲的韓國、香港特區市場的出口量迅速增加,拓寬了國際市場。國內市場也在不斷拓展,現在中國國內年消費烤鰻約1萬噸,活鰻約3萬噸。但日本仍然是中國鰻鱺產品的主導市場。
??? 問題
??? 1.養殖規模過大,產品單一,依賴出口根據歷年世界鰻鱺消費量分析,鰻鱺產品全球年消費量約20萬噸。其中:日本是世界*大的鰻鱺消費國,年消費量達l2萬噸~16萬噸,歐美市場僅2萬噸,中國大陸、臺灣、港、澳地區、東南亞等地的總消費量約6萬噸。而2000年至今,中國大陸鰻鱺年產量均達16萬噸以上,供過于求約3萬噸~6萬噸,使整個養鰻業呈現供過于求的現象。
??? 2.產品加工能力過剩在烤鰻工業方面,中國生產能力超過需要量的0.5倍~l倍,因此,在爭取出口定單、收購等方面存在無序、不合理競爭,導致鰻鱺產品價格不斷下降,嚴重影響了加工和養殖的經濟效益。
??? 3.飼料生產和銷售無序,原料依賴進口,飼料生產科技進步欠缺
??? 在飼料生產上,中國鰻鱺飼料的蛋白來源主要依賴進口白魚粉和紅魚粉,但隨著資源的衰減和捕撈配額的限制,國際魚粉價格不斷上揚,導致了飼料價格隨之上升,而鰻鱺售價卻持續低迷,養殖者對飼料價格接受能力有限。另一方面,部分養殖者為了降低成本,通過自己采購原料自配飼料,直接影響鰻鱺正常生長的營養需求和產品質量。
??? 4.苗種資源嚴重不足中國現有養殖品種主要為日本鰻鱺和歐洲鰻鱺。日本鰻鱺苗種資源量維持在100噸左右,年捕撈量均維持在70噸~90噸,2006年日本鰻鱺苗種豐收,苗種投放量達150噸,2007年度估計只有60余噸。相對現有養殖規模,種苗資源仍然嚴重不足。歐洲鰻鱺苗種資源量由1500噸下降至200噸左右,導致歐盟加強對苗種資源的保護,計劃限制歐洲鰻苗的采捕量,歐洲苗的采捕可能進一步下降。由于上述因素的影響,苗種價格大幅度上揚,使養殖成本大幅度上漲,養殖風險增大。
??? 4.產品安全壁壘左右行業生存產品安全問題是鰻鱺養殖業發展中存在的*大障礙。中國近幾年鰻鱺養殖出現風波的主要因素為產品安全。這雖然與中國產量過高,供需平衡失調有關,但產品中藥物殘留的檢出打擊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導致市場萎縮。另外,受質量安全要求的影響,養殖場面臨部分病害無藥可用的境況。歐洲鰻鱺等病害發生相對嚴重的養殖品種的養殖風險進一步加大。
??? 5.技術研究仍不能滿足生產需求雖然中國鰻鱺養殖形成了產業,養殖技術、飼料生產、養殖產品加工等均取得了快速發展,但是,對鰻鱺的基礎研究還不完善,科研還不能滿足養殖生產和市場需求。在疾病控制方面,鰻鱺的部分寄生蟲無良好的去除藥物。在養殖技術方面,雖然出臺了養殖規范或標準,但由于標準制定過程缺乏嚴格的試驗對比數據和實踐驗證,使規范或標準缺乏操作穩定性,生產者認可程度不夠,從而無法全面貫徹實施。加工過程的各類安全檢測方法標準的制定與養殖生產脫節,使加工廠對養殖產品安全缺乏安全感。新漁藥的研制遠落后于養殖生產需求,養殖中用藥相對混亂。
??? 對策
??? 1.控制養殖規模,提升標準化養殖技術**,加強對鰻苗進出口的管理。
??? 建議有關部門將鰻苗的采捕時間規定在1月到3月底,其他時期禁止捕撈,并嚴格禁止鰻苗出口。歐洲鰻鱺等苗種的進口,根據養殖產量控制數量,實施嚴格總量控制管理制度。其次,加強鰻鱺養殖許可管理,淘汰管理不善、不遵守相關管理規定、技術設施落后、家庭作坊式養殖場。不達標和未取得《養殖證》的,不得再開展鰻鱺養殖。
??? 制定切實可行的鰻鱺養殖操作規程及相關技術標準。同時廢除原有的、難以貫徹實施的標準或規范。新標準或規范,應以產品質量安全為前提,確保產品源頭的安全性。
??? 2.充分利用現有苗種資源,積*開拓其他品種養殖研究
??? 加強苗種的捕撈管理,使苗種資源達到可持續利用是維持行業發展的基礎。由于鰻鱺人工繁殖和養殖規模的現狀,開展其他品種的養殖試養研究是解決資源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避免盲目開發,減少經濟損失的重要手段。除日本鰻鱺、歐洲鰻鱺和美洲鰻鱺外,澳洲鰻鱺、新澳鰻鱺和大鰻鱺等品種也是具有養殖開發潛力的品種。有計劃地開展對已知資源量、生物學習性和具有養殖潛力的、廉價的鰻鱺種類的養殖技術研究,技術成熟后再進行推廣,將對鰻鱺養殖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3.加強和完善質量體系建設為了產品順利進入目標市場,突破技術壁壘,**應廣泛收集國外的貿易政策、法規、檢驗檢疫標準、認證制度等,建立信息平臺。及時修訂和制定與國際接軌的有關水產品出口的法律、法規,并盡快為企業提供相關信息,指導和幫助企業應對國際市場競爭。實行企業初檢、行業復檢、出口抽檢把關的三級檢驗機構。制定漁藥使用安全監管辦法,建立水產養殖用藥名錄和使用方法,對全國漁藥的生產、銷售、使用進行監控檢查。在此基礎上對養殖、飼料、加工、運銷企業逐步推行ISO9000及HACCP質量認證,與國際接軌。制定養殖過程質量認證體系,保障源頭安全。
??? 4.加強無害化病害控制技術和漁藥研究
??? 養殖鰻鱺在疾病控制目的不變的條件下,目前無害化控制技術成為發展重點。無害化控制技術主要有:養殖模式、生物控制、免疫控制和安全藥物控制。養殖模式的發展方向主要為穩定、適宜養殖生態環境的控制;生物控制主要利用益生菌技術調整水質、抗病原體、提高魚體免疫抗病能力和利用混養控制病原、穩定環境;免疫控制主要針對病原體,研制相應各類免疫制劑進行預防和治療;安全藥物主要為有效控制病原、低毒、低殘或無殘藥物的應用。但無害化鰻病控制技術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研究部門積*介入,以滿足生產需求,使行業走出困境。
??? 中國漁藥應用大多由獸藥和人藥移植,缺乏藥效學、藥物代謝動力學、毒理學和對養殖生態環境影響及安全評估研究,許多禁止使用的藥物沒有合適的替代品。加強安全、綠色藥物的研究與開發,是解決行業困難*有效的途徑。2006年,中國漁藥管理進入“國標漁藥”的管理,廢止了地方標準,所有漁藥生產廠實施GMP認證,從源頭解決了假藥、劣質藥的根源。但是,藥物在不同水產養殖品種中的生物利用和代謝存在著顯著差別,在不同養殖管理條件下也存在著顯著差異,只有進行了完善的養殖品種的基礎藥物利用和代謝研究,才能制定出可行的使用技術,采用統一標準,即使是“國標漁藥”,也難以控制產品的質量安全。因此,加強上述基礎研究,制定合理使用方法、范圍和休藥期,建立殘留檢測技術標準將為鰻鱺產品質量安全的保障提供可行性技術平臺。
?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