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酒瓶上“1992年”、“10年陳釀”等標注,可信嗎?酒瓶里裝的真的都是十幾年前的酒嗎?酒類行家昨天透露,市場上的陳釀白酒大多是在生產1-2年的白酒中加入*少量的“陳酒”勾兌成,市場上約一成的黃酒存在亂標年份現象。
??? 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葡萄酒新國標,明確規定葡萄酒標注的年份必須是葡萄采摘年份,并且該年的葡萄汁含量必須要達到80%以上。另據了解,黃酒“年份酒”該年的黃酒含量必須達到50%以上,但白酒的年份標注仍無明確標準,消費者購買時只能多留個心眼。
??? “年份酒”價格普遍高
??? 昨天下午,記者在易初蓮花正大廣場店的酒類銷售區看到,很多葡萄酒都標有“1992年”、“1995年”、“1998年”產的字樣。與不標年份的普通葡萄酒相比,這些“年份酒”的價格普遍要高。標有同樣年份的葡萄酒價格相差也很大,如同樣是標“1995年”的750毫升裝葡萄酒,有的賣328元/瓶,而有的只售98元。有意思的是,記者還看到有一款酒標稱是“1959特制山葡萄酒”,售價僅為168元。“1959年產的好像不大可能吧。”專柜營業員也表示,搞不清楚這1959年究竟是指1959年產的葡萄酒,還是指建廠日期。
??? 記者在白酒專柜看到,標有“五年陳釀”、“九年陳釀”的白酒也不少。某品牌同樣是500毫升裝的白酒,標稱“五年”的售價35.8元/瓶,而標稱“六年”的就賣到68元了,價格翻了近一倍。營業員告訴記者,六年陳的要比五年的好賣,不少顧客覺得越是陳的酒越純,檔次越高。
??? 市場上5年以上白酒*少
??? 據上海市釀酒專業協會秘書長吳建華介紹,目前酒類行業內確實存在一些造假行為。比如葡萄酒,市場上標稱是“1992年”的并不算少,但是,1992年那時候,國內生產葡萄酒的廠商*少,對當時的廠家來說,也受釀造工藝和資金等方面的限制。據了解,一些酒廠認為給酒標上“年份”,是銷售的一個賣點,也能顯示酒廠的實力,才導致“陳釀酒”在市場上頻頻出現,魚龍混雜。一些建廠才幾年的酒廠也濫竽充數,“10年陳釀”、“15年陳釀”胡亂標注。
??? 據透露,目前市場上的白酒大多為生產1-2年,由于對保存條件等要求比較高,成本很大,因此存放4-5年以上的白酒*為少見。市場上的陳釀白酒,大多是在生產1-2年的白酒中加入*少量的“陳酒”勾兌成的。而究竟勾兌進多少“陳酒”,則由企業自己定。
??? 中國紹興黃酒集團公司總工程師、中國釀酒工業協會黃酒分會副理事長李家壽告訴記者,類似年份亂標、“陳酒”勾兌的現象在黃酒中也存在,在整個黃酒市場上這種現象大約有10%。一般大廠不大可能,通常都是一些小廠或新開的廠,他們的酒所標年份的準確性就很難說了。有的建廠才兩三年,酒卻標稱是五年陳、十年陳。也有個別酒廠去買大廠的高價陳年酒,然后和一兩年產的酒勾兌,所放的陳酒含量*少。
??? 葡萄酒國家標準明年出臺
??? 記者了解到,葡萄酒國家標準已由國家相關部門批準,將于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且為強制性標準。新標準明確規定,葡萄酒標注的年份必須要是葡萄采摘年份,并且該年的葡萄汁含量必須要達到80%以上。
??? 上海市釀酒專業協會秘書長吳建華介紹,由于技術和費用等限制,目前我國仍沒有葡萄酒年份的檢測設備。而根據專家品嘗的方法認定葡萄酒年份也不準確,而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就更難了。因此,雖然葡萄酒新國標已經出臺,但還是要靠葡萄酒生產企業講究誠信。
??? 據了解,有關部門將抓緊制訂相關管理標準,以配合葡萄酒新標準的實施。
??? 據了解,目前白酒對酒的年份標注尚無類似明確的規定,但是今后國家有關部門也將陸續研制相關的標準以規范市場。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