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上周,《
廣州、東莞的假(私)鹽從何處運來,產地在哪里?記者從東莞江南農批市場一些假(私)鹽批發大戶那里了解到,主要是從粵西海鹽產區之一的徐聞縣偷偷販運來的。在徐聞,300多戶私人小鹽場(田)日日開工,將正規鹽場生產過程中剩下的充滿重金屬和雜質的制鹽廢料一次性重新曬制成白花花的原鹽。僅徐聞角尾鄉一地,每年至少10000噸如此炮制而成的私曬原鹽流向
現場目擊 私曬鹽場散發惡臭
在我國,鹽是屬于特許經營商品,政府對鹽業的管理制定了非常嚴格的措施。根據我國的《鹽業管理條例》和《食鹽專營辦法》的相關規定,國家對食鹽生產實行定點生產制度和指令性計劃管理,私營企業和個人不得開發鹽資源。3月7日,本報記者來到徐聞縣角尾鄉國營鹽場旁的許家尞村,只見國營鹽場周邊被一眼望不到邊的小鹽田所包圍著。當天沒有太陽,幾十名農民在不停地翻起鹽田中黑乎乎的塑料布,用來蓋住未曬干的鹽。
記者在這里看見,實際上曬私鹽的工藝非常的簡單,工具也相當的簡陋。弄上這么一臺報廢的水泵也就三百來塊錢,買上幾根水管,平整出一塊土地來,鋪上這樣黑色的薄膜,將高濃度的海水灌到薄膜上面,過濾幾次過就可以曬出鹽了。記者步入鹽田中時,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惡臭夾雜著咸咸的海風撲鼻而來。在一塊鹽田中,一對年過五旬的老夫婦正在翻動田中的黑色塑料布。由于天下小雨,他們正在加緊將田中還未曬干的鹽蓋上,以免鹽流失。
私鹽生產黑幕 廢鹵水混海水暴曬
在每塊鹽田旁的水溝中,流淌著又臟又黑的海水。記者發現,在國營鹽場和私人鹽田中間,相隔一段距離便看到或深或淺的水溝,溝里的水從國有鹽田流向私人鹽田。周邊許多農民都在國有鹽田旁打井,抽取從鹽田滲入土地的海水,或挖一條淺溝,將國營鹽田的海水引向自己的鹽田里。據了解,這些被農民引走的水,一部分則是國營鹽場內排出的廢鹵水,這些廢鹵水是鹽場多次過濾后排出的廢水,里面含有大量重金屬和雜質。另一部分則是高濃度的海水。
據現場一農戶稱,他們就是將這些廢鹵水和海水混在一起,然后在自家的鹽田中曬出白花花的鹽的。記者看到,在每個私營鹽場旁的地上,都橫七豎八地堆著大小不等的鹽堆,這些鹽堆都用黑塑料布包裹著,打開一看,都能看到或粗或細、或白或黃的鹽。鹽戶們稱,這些鹽都是等著賣出去的。
3月8日上午9時許,記者在許家尞村見到了正在鹽田中曬鹽的曾氏夫婦及其子三人。他們正往鹽田中抽水制鹽。曾某告訴記者,他一家在共有3畝鹽田,而角尾鄉共有300多戶人家都在這里曬鹽,他們這樣曬鹽已有十多年的歷史了。
一次蒸發重金屬雜質超標
據角尾鄉國營鹽場技術人員介紹,一般合格食鹽制作過程中必須經過十多次蒸發曬制,才能將鹽中的雜質和重金屬全部去掉。然而周邊的私曬鹽不僅用含有大量重金屬和雜質的廢鹵水來作原料,而且僅經過一次蒸發,有的甚至用舊化肥袋來包裝。這些私鹽普遍都是不加碘的。鹽業專家指出,這些私曬鹽中,氯化鎂、硫酸鹽和硝酸鹽等含量都超出正常規定數倍。省疾控中心有關專家曾指出,長期食用重金屬超標的私曬鹽會導致人體出現慢性中毒,器官受到損害。
私曬鹽還可能引發集體中毒。據當地鹽場人士透露,2002年徐聞一戶農民曬私鹽時曬出亞硝酸鹽,導致6人食用后出現中毒。去年5月,湛江查獲來自徐聞縣私曬鹽8噸,經化驗證實該批私曬鹽中致命的亞硝酸鹽嚴重超標,由于及時查獲,才避免了一起群體食鹽中毒事件。
利潤高不愁賣
暗訪過程中,記者以私鹽收購商的身份向當地正在曬鹽的農民了解銷售情況,一位曾姓農民表示,50公斤裝的鹽每包價格為13元到14元左右,一噸私曬鹽的價格約為240元,“我們可以負責包裝,幫忙集中送到指定地點”。目前,國家規定加碘鹽的批發價為1680元/噸,兩者價格相差了七倍。巨額利潤誘使許多不法商人紛紛加入販賣私鹽的行列。記者看到,這些私人鹽田曬出來的鹽看起來和正規鹽差得不多,肉眼難以辨別。
據曾姓農民介紹,去年,他們曬出的私鹽根本不愁沒人要,相反還是有人搶著要。去年中央電視臺等媒體曝光后,徐聞現在的私鹽抓得很利害,“但還是有很多老板來大肆收購,至于他們怎么運出去的則不知道。”采訪中,村民告訴記者,在這里*好的地種莊稼的話,一年賺不到一千塊錢,而曬鹽則一年能賺三千多元。這也是私鹽為何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現狀每年萬噸私鹽入市
據知情人士透露,去年角尾鄉私曬鹽田發展到330多戶,面積達到400多畝,年均產量達到10000噸,已直追角尾鄉國營鹽場的產量了。而相鄰的雷州市私曬鹽的規模則與徐聞相差不了多少,甚至還更多一些。
據一長期從事私曬鹽經營的老板向記者透露,近年來,流入廣東市場的私曬鹽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海南,而這一部分甚至比徐聞、雷州兩地產量的總和還要多。
徐聞政府半年繳鹽百余噸
記者從徐聞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了解,徐聞國營鹽場附近的私曬鹽田從1993年出現。當地政府部門曾多次打擊、取締,但由于成本低廉、利潤可觀,往往今天被取締了明天又卷土重來。
去年年中,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及《羊城晚報》等媒體對該縣私曬鹽的情況進行了曝光。3月9日,負責鹽業管理的該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吳輝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從媒體曝光后,該縣縣委、縣政府對此事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打擊私鹽專業執法隊伍,執行24小時不間斷執法打擊行動”,到今年初,該縣的私曬鹽特別是走私現象已基本得到了遏制。
吳局長向記者透露,從去年9月20日至今,他們在執法中已繳獲150多噸私曬鹽。政府相關執法部門不間斷地對當地農民的私曬鹽行為進行說服、教育,并開展了嚴厲整治行動。吳局長也表示,由于歷史原因和部分農民受利益驅使,短時間內完全根除這一行為也不太現實,他也承認有一些漏網之魚,私曬鹽的情況仍舊存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