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臘月、正月正是年雜拌兒———炒
“美容”后 瓜子白得晃眼
一位在市場在購買白瓜子的任女士告訴記者,她到附近的市場去購買干貨時發現,很多干貨攤所賣的白瓜子的顏色都不盡相同。于是,她本著顏色越白越好的原則,在一家干貨攤位買下了這些白瓜子。誰知,回家品嘗時竟發現,這些瓜子的味道竟“與眾不同”。記者觀看任女士手中的散裝白瓜子,只見這些瓜子表面顏色很白,用手輕輕撫摸感覺十分光滑,但湊近瓜子時,卻聞到一股淡淡的硫磺味。而且,記者在品嘗過程中還發現,這些瓜子的表層帶有一股特殊味道。
記者來到任女士購買白瓜子時的干貨攤一探究竟。記者佯裝成顧客,一邊與老板討價還價一邊仔細觀查這小攤上的白瓜子,發現瓜子表面光滑得像放在手里的絲綢,輕輕抖動瓜子就會從手中滑落,而瓜子的處觀在陽光下顯得格外白凈,甚至有些晃眼。記者問攤主:“你賣的瓜子怎么這么白呢?攤主自信地說道:“白瓜子肯定白啊,不白還能叫白瓜子嗎,我的白瓜子好賣得很!”記者問道:“再白,這白瓜子也不能白得刺眼吧?是不是添加了其他的東西?”“我這是純天然的,什么都沒加,就是炒之前用水洗得特別干凈,現在的人很講究,這種白瓜子還很受歡迎。”老板不但對“美容”一事守口如瓶,還振振有辭地為自己的瓜子做起了廣告。
揭秘———
硫磺“美容”出白瓜子雖然老板對“美容”瓜子矢口否認,但那白得晃眼的瓜子和那淡淡的硫磺味道到底又是咋回事呢?為此記者專門請教質量技術監督人員。質量技術監督人員告訴記者,白瓜子白得晃眼不是正常現象。白瓜子在儲存、炒制過程中,顏色會發生變化,應該是乳白色。如果這些白瓜子的顏色特別白,則有可能是利用硫磺等化學產品進行了熏蒸,這種瓜子上會殘留二氧化硫,消費者食用這樣的食品會對身體造成損害。
“綠茶”瓜子與綠茶不沾邊
李先生在琉璃場農貿市場的炒貨攤點以每斤5元的價格給妻子買了一斤散裝綠茶瓜子,晚上妻子坐在沙發上邊嗑瓜子邊看電視,突然氣憤地大叫了起來:“喂,老李,你在哪兒買的啥子歪貨瓜子哦?你看嘛,我吃得一手還有舌頭都變成綠色的了,活像個鬼一樣。”李先生連忙跑到客廳,看到妻子的手和舌頭表面都附著一層陰森森的綠色,頓時被嚇了一大跳。李先生懷疑這種瓜子是被染色的,而且吃起來不太像綠茶的味道,李先生意識到這綠茶瓜子不是真正用綠茶煮出來的,而且應該與綠茶不沾邊。
記者在幾家農貿市場都發現了類似的散裝綠茶瓜子,綠茶南瓜子顏色翠綠、綠茶葵花子也有淡淡的藍綠色。“你們平時能賣多少綠茶瓜子?”記者問攤主。“現在的綠茶瓜子很受歡迎,我每天至少都要買到10斤以上。”“這綠茶瓜子是你們自己炒的么?”攤主神氣地說:“這些都是專業人員炒出來的,我們不直接加工,我們都有固定的供貨商。”記者嘗了一粒,感覺瓜子仁略苦,而且所謂的綠茶味道和平時喝的綠茶相差甚遠。記者向其購買1元錢的綠茶瓜子,攤主不耐煩地埋怨道:“人家來買都是一斤一斤地買,沒見過你這樣買這么點瓜子的。”然后勉為其難地賣給了記者。回家后,記者將綠茶南瓜子放入杯中浸泡,一會兒的時間,杯里的水變成了淺綠色,色澤亮麗的綠茶瓜子就這樣脫下了外衣,很顯然,這種瓜子是被人上了色。
隨后,記者又在一超市買了正規廠家生產的綠茶瓜子,打開包裝看到的瓜子卻是黑色的,吃起來就有綠茶的清香,很爽口,在水里侵泡了半個小時也沒見變色。
揭秘———
添加色素假冒綠茶瓜子那么真正的綠茶瓜子和上了色的綠茶瓜子到底有什么區別?
某知名瓜子品牌經銷商陳先生告訴記者,真正的綠茶瓜子是用茶葉或綠茶粉煮出來的。在煮的過程中綠茶的清香就融入到瓜子里面,不會褪色,用綠茶煮瓜子需要大量的綠茶,還需要多道復雜的工藝流程,成本很高,加工周期很長,所以只有一些正規的、有實力的企業才選擇這種方法;另外使用合格的綠茶粉作為加工原料,也是大多數正規廠家的選擇,綠茶粉是茶樹鮮葉高溫蒸汽殺青,再經特殊工藝處理后,瞬間粉碎的細微粉體綠茶,它能保持綠茶原有的營養和藥理成分,不含任何化學添加劑,并賦予各類食品的天然綠色和特有的茶葉風味。同時還有效地防止食品的氧化變質,延長食品保持期。
“上了色的綠茶瓜子多是加入了色素(如亮藍),色素的成本很低。綠茶粉的零售價格每公斤在30-60元左右,成本較高,所以一些不法小商販在利益的驅使下,使用色素炒制散裝綠茶瓜子,每公斤成本在10元以下,利潤當然就豐厚了,所以一般每公斤10元以下的‘綠茶瓜子’很難保證其質量。上色的綠茶瓜子制作程序簡單,一般都是些街邊小作坊,兩口大鍋、一個風機、幾個塑料桶就可以加工制作。”陳先生一語道破了染色綠茶瓜子的玄機。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亮藍是一種食用色素。《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明確規定,色素的使用必須在規定范圍內,并按規定限量使用,否則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長期食用含有超范圍超限量人工色素的食品,會嚴重傷害人體肝臟功能。
工業鹽黑瓜子劣跡斑斑
黑瓜子本是深受人們歡迎的休閑食品之一,既好吃,又有利肺、潤腸、止血、健胃、降壓等醫療功效。西瓜子大多被制作成咸瓜子,為節約成本,提高利潤,一些不正規的生產廠家使用被明令禁止的工業用鹽代替食用鹽來炒瓜子和大豆,賺取黑心錢。
記者以批發炒貨為由,來到成都金牛區金牛村一家炒貨店暗訪。一進門記者看到,各種大豆、大板瓜子原料小山一樣被堆放在庫房內。該加工點設在一間百余平方米破舊的庫房內,兩名衣衫骯臟的工人正在把加工好的大板瓜子裝袋封口,另外兩名工人則用鏟子把堆放在水泥地上已煮好的瓜子鏟進烤箱,已炒熟的瓜子裝袋后隨意和大豆、瓜子、黃豆原料堆放在一起。
記者稱要進購大量的炒貨,老板以為來了筆大生意,便要記者到后院詳談。在經過庫房側門的時候記者看到了一堆爐渣。爐渣本不奇怪,可奇怪的是,爐渣里露出了白色包裝袋的一角。記者頓感事有蹊蹺。果然不出記者所料,在與老板“談生意”的時候,一名工人拿起鐵锨從爐渣里挖出一袋50公斤裝的工業鹽,包裝袋上明確寫著“嚴禁食用”字樣。這名工人迅速將這袋鹽從側門拖進庫房,并將鹽倒在簸箕里,把這種鹽的包裝袋扔進火爐里燒掉了。揭秘———為節約成本違規使用工業鹽隨后記者裝成似懂非懂的樣子問老板:“你這里的炒貨賣得這么便宜,用的是啥子鹽哦?”“哎呀,都是同行哈,我也實話實說,現在生意不好做,為降低成本,我們偶爾也用點工業鹽。”于是老板向記者道出了這不為人知的秘密:為躲避執法人員的檢查,他們經常采用這種方式藏匿非法原料。在市場上購買時,食用鹽的批發價在100元/50公斤左右,而工業鹽的批發價50元/50公斤左右,因此為了取得更大的利益一些不良老板就用工業鹽代替食用鹽燒制干貨。
記者從鹽政部門了解到:食用鹽與工業鹽的純度不同,如果是完完全全的工業鹽,它含的雜質比較多,這樣消費者吃進去以后,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工業鹽是指用海水曬制,或從井底、湖泊中開采出來的天然鹽。因為工業鹽是化工原料,里面含有重金屬、芒硝、亞硝酸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
顏色鮮亮是明礬滑石粉穿的衣
成都五塊石一帶銷售的瓜子品種繁多,備受消費者喜愛。一位炒貨攤主向記者介紹,這些瓜子都是當地加工的,與其他地方生產的瓜子相比,由于賣相好,顏色鮮亮,而且不容易受潮變軟,所以一直賣得很好。當記者問是用什么特殊加工方法時,這名攤主不肯透露。隨后記者走訪了成都周邊的十多家瓜子加工廠,其中大部分是作坊式的加工點,一個小院,幾口大鍋,幾個滾筒,就是廠里的主要設備,有五六家加工點連廠名都沒有。
記者在一個沒有廠名的加工點里看到,洗完的瓜子就被隨意堆放在墻角。倉庫里堆滿了用來加工瓜子的原料,上面落滿了灰塵。老板告訴記者,他們正在加工的是白瓜子。一名工人往正在煮瓜子的鍋里倒進了一種白色粉末狀的東西———明礬。
據工人介紹,用明礬煮瓜子是為了使瓜子不容易受潮變軟,保持好的口感。煮好的瓜子接著被放進滾筒里炒制。經過十多分鐘的炒制,瓜子已經變得很白。工人接著又往瓜子里加了第二種白色粉末———滑石粉。工人說,之所以要加滑石粉,是為了給瓜子“拋光”,使炒出來的瓜子光滑好看。記者隨后又目睹了西瓜子“拋光”的全過程。工人先是把瓜子倒進滾筒里,接著把一種白色的塊狀物放到盤里加熱融化,然后把融化后的液體倒進滾筒里。工人告訴記者,這種白色塊狀物就是用來給瓜子“拋光”的。老板告訴記者,別看他的廠規模不大,但是產量和銷量可不小,每天的產量在兩噸左右,銷路一直不錯。
揭秘———
光鮮賣相全靠石蠟“拋光”
在一家生產廠,記者乘工人不注意,偷偷揀起一小塊其用于瓜子拋光的白色物體,經專家辨認,原來是工業石蠟,這是給瓜子“拋光”的又一種特殊處理方法。
據專家介紹,明礬加入瓜子中會殘留下含量較高的鋁,而鋁在人體內沉積,會對人的肌體造成損害,早期癥狀表現為身體虛弱、抑郁、焦躁、記憶力衰退。嚴重的會造成腎功能衰竭、尿毒癥,甚至造成癡呆和帕金森癥。
滑石粉是一種白色或淡黃色六邊形或菱形板狀晶體,硬度為1*柔軟具有*好的剝離性,很容易分解成片層狀物質。在食品添加劑當中,沒有把滑石粉列為食品添加劑,所以原則上應該說瓜子不應該添加滑石粉之類非食品添加劑的物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