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市場上形形色色的保健品大致可以分成4類:一類是已知有營養價值,對特定的人群有益的,例如維生素、礦物質制劑;一類是已知沒有營養價值,純屬騙人的,例如所謂“核酸營養品”;一類是其保健價值還缺乏可靠依據的,多數保健品都屬于這一類;還有一類則是雖然有一點營養價值,但是物非所值,沒有必要去吃的,
人體含有數萬種蛋白質,它們是*為重要的生物分子,幾乎一切生命活動都需要它們的參與。但是食物中的蛋白質卻無法被人體直接利用,它們在腸胃里被消化成了氨基酸,然后再被人體吸收。人體中的蛋白質是在基因的指導下,用氨基酸合成的。體內氨基酸的*終來源是食物中的蛋白質。因此食物中的蛋白質雖然沒法被人體直接利用,但是它們分解產生的氨基酸卻又是構建人體蛋白質不可或缺的材料。
因為這個緣故,蛋白質是一種必需營養素,我們每天都必需補充它。不過需要補充的量并不多,大約是**1000克體重補充0.8克優質蛋白質。對飲食正常的人來說,這個量并不難達到。如果你每天都吃蛋、牛奶、肉、豆腐這些優質蛋白食品,那么是不太可能缺乏蛋白質的:吃一個雞蛋即可補充約6克蛋白質,喝一杯(250毫升)牛奶可補充8克蛋白質,而吃100克雞肉、豬肉餡、豆腐則分別可補充19、17、8克蛋白質。因為缺乏蛋白質導致營養不良的,一般只出現在不恰當的節食、素食和貧困人口中,吃得起保健品的人不必有這方面的顧慮。
如果你擔心自己會缺乏蛋白質,那么靠吃蛋白粉來補充也劃不來。按照某種**品牌的蛋白粉的吃法,每天吃一次,每次吃10克,其蛋白質含量為80%,也就是8克,相當于喝一杯牛奶所含的蛋白質的量,而其價格卻是牛奶的數倍。
吃蛋白粉不僅在經濟上劃不來,在營養上也劃不來。市場上的蛋白粉大多是從大豆中提取出來的,而大豆蛋白并非品質*好的蛋白質。我們前面說到,食物中的蛋白質都是被消化成氨基酸才被人體吸收的,那么為什么食物蛋白質還有品質好壞之分呢?這與食物蛋白質的氨基酸含量有關。組成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種,其中有11種是人體可以自己用其他氨基酸或別的有機物合成的,不一定非要從食物中吸收,但是剩下的9種氨基酸是人體無法自己合成的,必須從食物蛋白質中吸收,被稱為必需氨基酸。食物蛋白質品質的好壞,就取決于其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比例。
例如大米、面粉雖然也含有蛋白質,但是其中缺乏一種重要的必需氨基酸賴氨酸,因此谷類蛋白質的品質不高,如果以1為蛋白質品質(營養學上稱為蛋白質消化率校正氨基酸分數,PDCAAS)的*高分,谷類蛋白質的得分為0.54。雞蛋、牛奶含有全部9種必需氨基酸,而且比例恰當,得分為1(其中雞蛋蛋白質的品質*好,如果不是把*高得分限定為1的話,它的實際得分達1.19)。植物性蛋白質以大豆蛋白質品質*高,但得分也只有0.91。大豆蛋白質缺乏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而且凈利用率只有60%,也就是說,10克蛋白粉中的8克蛋白質其實只有5克能被人體利用來制造蛋白質,連一個雞蛋都不如了(雞蛋的凈利用率達到90%以上)。
吃高蛋白食物除了補充蛋白質,還能同時補充其他營養素,而這些是吃蛋白粉所不可能有的。例如喝牛奶可補充鈣和多種維生素,吃雞蛋可補充多種維生素,吃魚能補充對心血管健康很有好處的不飽和脂肪酸,吃肉能補充鐵,吃大豆制品(豆腐、豆奶)能補充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梢娂词故浅源蠖怪破?,也要比吃蛋白粉更有益身體健康,在經濟上也劃算得多。
蛋白質也不是多多益善的。氨基酸進入體內后,如果不被用以制造蛋白質,將會在肝臟中被脫去氨基,轉化成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或轉化成脂肪儲存起來,會使人發胖。脫下的氨基變成氨,是一種毒素。之后氨轉化成尿素,由腎臟排出。因此攝入蛋白質過多會對肝臟、腎臟造成負擔,并且還會使體內的鈣流失,損害骨骼健康。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