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來自國家
據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06年農資專項打假工作呈現四大特點。一是將快速檢測鑒別假劣農資技術應用于“農資打假下鄉”活動現場。全國有200個農業市、縣的質監局在“農資打假下鄉”活動中應用了現場快速檢測化肥、農藥和農機的技能。應用這些快速檢測鑒別技術,幾分鐘、*多半個小時就可以對一些農資產品假劣狀況作出初步判定,提高了質監部門農資打假下鄉工作效果。各級質監部門對農民群眾提出檢測要求的化肥、農藥等農資產品進行現場抽樣免費檢測,開展現場咨詢,受理質量投訴,指導農民群眾初步了解、掌握農資產品的辨假識假基礎知識,抓住現場發現的線索,嚴厲查處假冒偽劣農資產品坑農害農的違法行為,幫助農民索賠維權。
二是建立了大案要案協查聯動機制。針對農資打假的工作特點,各地質監部門建立了查辦大案聯動機制,加強了協查協辦,在春秋兩季農資專項執法打假行動中,上海、山西、河北、山東、甘肅等?。ㄊ新摵喜檗k了多起跨省造假的假劣農資坑農害農大要案,提高了查辦工作效果,實現了從源頭抓農資打假,建立了查辦跨省大案要案的工作機制。
三是農資區域性質量問題整治不斷深化。2006年各地質監部門集中整治農資區域性質量問題,深化整治工作內容,引導各地以創建優質化肥生產基地為目標,努力變區域性質量問題為區域優勢產業,取得了明顯成效,化肥、農藥區域性質量整治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四是堅持打假與服務相結合。各地在“農資打假下鄉”活動期間,通過張貼標語橫幅、分發宣傳材料、定點咨詢等形式,向農民提供農資產品質量和咨詢服務,通過向農民提供化肥等農資產品質量檢測和現場受理農民舉報投訴實施執法為農業生產服務。通過查辦大案要案,防止坑農害農事件發生,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并定期向社會公布質監部門查處的生產劣質農資的企業和窩點 “黑名單”,強化社會監督,引導農民選購質量好的農資產品。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