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近些日子,很多北京市民收到類似的“病豬肉”短信:“前一階段,北京通州有一批病死豬,死因不明,去向不明,所以近階段,少到外面吃有豬肉的菜,少買肉腸、火腿等熟食,如果自己做飯買肉,一定到正規大商場去買。”“近期暫時不要食用豬肉,目前部分豬肉攜帶一種化膿性腦炎病毒,北京所有醫院剛開完會。請轉告你的親友。”短信愈傳愈廣,一時間真有些人心惶惶。
對此,北京市衛生局特地出面澄清:北京目前沒有因食用豬肉引起的任何疫情。公安部門更表示:對于造謠者,如果證據充分,可追究其法律責任。“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邊是斬釘截鐵的保證,一邊是義正詞嚴的警告,但衛生局和公安局話音未落,央視《焦點訪談》就曝光一個事件——河北新樂市不法商販加工死豬肉、母豬肉,然后以低價銷往保定、石家莊、北京等地,記者進行探訪,其中的一些加工點還是經過批準的定點屠宰廠,加工者更稱能為這樣的豬肉取得“檢疫證”。前后事實一對比,真讓人哭笑不得。老百姓的飯桌子、菜籃子,本來是芝麻綠豆的小事,近年來被關注程度卻到了**的高度。
本月15日,《中國公眾環保民生指數(2006)》首次公布,該調查顯示,
有意思的是,同樣在15日,國家質檢總局對媒體透露:由國家標準委和衛生部聯合修訂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和13項生活飲用水衛生檢驗方法國家標準已正式發布。作為飲用水的國家標準,新標準的修訂實施將使市民用水更加安全。
我們的“標準”、“規定”,為什么總跟在食品安全事故之后,連尾巴都踩不著??在超過八成人的憂心忡忡面前,“安全”兩個字,是不是顯得很有諷刺意味?
老百姓處于市場監管信息的下游,面對關乎自己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的潛在危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是很容易理解的。我們的監管部門每每在食品安全隱患出現之時,圍追堵截,恨不能把消息扼殺在搖籃里。
監管部門有他的理由,要“穩定大局”,讓百姓不被謠言騷擾,春節快到了,更要讓大家過個平安年,實在是用心良苦。可老百姓不是三歲小孩,踩坑摔了,給幾塊糖問題就解決了嗎?還有幾個人能從大拍胸脯保證“沒問題”的聲音中得到安全感?
2006年磕磕絆絆地過去,食品監管部門“嚇騙子,哄孩子”的工作方式不能不改了,“補漏洞,探路子”才是當務之急。如果我們的監管部門有足夠高的權威性,監管系統有足夠強的嚴密性,謠言哪里還有漏洞可鉆,百姓誰還會理會謠言?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