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新年中,
一 源頭污染嚴重
相關法律明顯缺失
監管部門缺乏執法依據。人為執法,寬緊不一,執法缺少法律的硬約束。
在一家大型連鎖超市見到挑選火腿腸的徐女士,她說現在買肉食品特別注意看出廠日期,生怕買到過期或者被商家換過標簽的肉制品。即便是大型超市也不能完全放心。“含蘇丹紅的紅心鴨蛋不就擺進超市里了嗎?”
徐女士的想法很有代表性。百姓之所以覺得還是不夠放心,與不時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直接相關。的確,我國的食品安全不容樂觀。
有關專家指出,食品安全監管已經觸及深層次問題,即源頭污染嚴重,相關法律缺失。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分別由農業部、質檢總局、商務、工商、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按照國務院確定的分段管理為主、品種管理為輔的原則進行。各部門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監管工作還是很有成效的。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食品安全協調司司長孫咸澤告訴記者,針對農村食品安全即源頭污染的突出問題,農業、質量技術監督、工商、衛生、商務等部門都做了大量工作。而在“瘦肉精”、“紅心鴨蛋”、“多寶魚”等食品安全事件的查處上,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發揮了綜合監督、組織協調的牽頭作用。
既然有這么多部門都在管,為什么管不好一張餐桌呢?這其中有體制機制的一系列問題,但難點和薄弱環節在于法制建設滯后,監管部門缺乏執法依據。人為執法,寬緊不一,執法缺少法律的硬約束。盡管這些年來,各個部門都出臺了不少部門規章,但它們既有重疊交叉,又有空白缺失。
現有的關于食品的法律有13部,法規26部,卻都沒有對食品批發市場的規范。我國食品生產和流通狀況發生巨大變化,但《食品衛生法》沒有對食品安全源頭——農產品種植養殖的規范,而且近10多年沒有進行任何修改。
此外,規范食品安全的兩部*主要的法律《食品衛生法》、《產品質量法》存在相互沖突的問題。如同樣是對生產不符合標準的食品的處罰,《食品衛生法》規定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而《產品質量法》則規定,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等。
二 修訂《食品衛生法》
還是制定《食品安全法》
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以來,提出制定《食品安全法》、修訂《食品衛生法》的議案或建議的人大代表共計2510人,議案共19件。
記者從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了解到,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以來,提出制定《食品安全法》、修訂《食品衛生法》的議案或建議的人大代表共計2510人,議案共19件。其中,建議修改《食品衛生法》的議案有6件,建議制定《食品安全法》的議案13件。
建議制定《食品安全法》的代表認為,《食品衛生法》沒有農產品種植養殖等源頭管理。而食品安全從農田到餐桌的長鏈條中,源頭監管至為關鍵。
宗慶后代表指出,急需一部綜合型的《食品安全法》來覆蓋食品的種植、養殖、加工、包裝、貯藏、運輸、銷售、消費等全過程。
有人提出食品安全準入制度亟待《食品安全法》予以確認。一位蛋糕加工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己申請開廠,沒有任何監管部門查驗她的投資規模、技術設備、質量檢驗儀器等是否達到食品加工標準,拿到一張衛生許可證、辦理了營業執照就開始生產了。
據了解,目前,食品質量安全準入制度的設立依據是《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試行條例》,該條例頒布于1984年,有些地方已經不能適應生產許可證管理和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的要求。據了解,目前日本、英國、埃及等國家都制定了專門的《食品安全法》。
而建議修改《食品衛生法》的代表則認為,重新制定一部法律所耗費的時間過長,嚴峻的食品安全狀況,需要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出臺適用法律。而且《食品衛生法》已經在相當長的時間里,規范了食品安全的諸多方面,在此基礎上加以補充和修改,是更現實的做法。
陶儀聲等代表認為,可以在《食品衛生法》的基礎上增加對農產品種植養殖環節的安全規范,這樣《食品衛生法》就相對比較完善。
戴麗莉等代表認為,把食品安全監管分散投入的人、財、物集中起來,投入到一個部門,其效果可能更加顯著。
事實上,美國、歐洲等其他很多國家都是由衛生部門單獨監管食品安全的。
當然,也有一些專家認為,可以一邊修訂《食品衛生法》,一邊制定《食品安全法》,盡量減少法律盲區。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系教授胡小松就認為,兩者皆可,只要能解決實際問題,哪個法律先行都可以。
三 立法推進之外
監管力量需要加強
監管部門主要力量、主要精力在城市,縣城、鄉鎮一級很薄弱,村級很少顧及。
據記者了解,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食品安全衛生問題高度重視,2006年已將修訂《食品衛生法》列入年度立法計劃,而且先后多次組織專門的調研,召開座談會,做了大量立法前期的準備工作。
目前,國務院法制辦也將修改《食品衛生法》問題納入正在起草的《食品安全法》草案中。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有關負責人指出,食品安全的相關各部門都在積*推進立法。但其中職責權限的劃分等要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就必須客觀實際,又有可操作性,因此難度不小。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研究食品安全問題多年。他認為,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一個比較有效的辦法是遵循目前國際上所達成的危險性分析評估框架。即由科研人員獨立地對各類食品做出科學量化的危險性評估。政府部門據此制定適合國情的管理措施,包括法律、法規和標準,并據此監管執行。
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了解到,當前,各有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主要力量、主要精力在城市,縣城、鄉鎮一級很薄弱,村級很少顧及,邊遠村莊基本輻射不到。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力量和監管資源嚴重不足,監管效能低下,監管真空、監管盲區、監管薄弱環節還很多,農村食品安全問題突出。
幾年來,各地各部門出臺了大量規范性文件和制度措施,但落實還有相當差距。制定、修訂、完善法律是一方面,但食品安全法制建設滯后不應成為各個部門相互推托,甚至推卸責任的借口。
我們期待,《食品衛生法》的修改會讓“法眼”看管好我們的餐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