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據香港媒體報道,從前日(26日起,香港暫停輸入內地40多種淡水魚蝦蟹。
港九新界海外漁業批發商會表示,26日起擴大暫停入口內地魚類,包括桂花魚、鳊魚、生魚、白鱔、黃鱔、塘虱、泥鰍等三十種以上的淡水雜魚。不過,鯇魚、鯪魚和鯉魚不受影響,供應數量來貨價沒有明顯變化。
本月24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抽檢市面10批淡水魚樣本。結果發現,在已抽取15個桂花魚樣本中,11個樣本發現含有孔雀石綠,占樣本數量的近3/4.其中,出現問題的樣本孔雀石綠含量0.0022—2.3毫克。
廣東省檢驗檢疫局:難定“問題魚”來自廣東
日前,香港市面上的桂花魚被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檢驗出存在孔雀石綠,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此表示:香港所檢驗的樣本,是在市場上抽取的,而不是在口岸采樣,因此,香港市場的“問題桂花魚”不能就此判斷供自廣東。
廣東檢驗檢疫局一直按國家質檢總局要求,按香港有關標準,對每批供港活魚嚴格進行實驗室檢驗,合格后才出口。近兩三年來,廣東檢驗檢疫局轄區每天都有80—120噸活魚供應香港,一直沒有任何質量問題,香港在活魚進境時也無異議。
走私魚充斥香港市場難下結論
廣東檢驗檢疫局方面表示,據了解,每天都有幾十噸的走私魚和港產魚供應香港市場。市場上產品出問題后只追究廣東供港產品并不科學,由于市場抽取的樣本來源復雜,不排除運輸或銷售環節上出問題。一位廣東
據了解,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一直非常重視供港產品檢驗檢疫工作,檢驗檢疫把關十分嚴格,對所有供港澳的魚場全部備案管理,從“種苗—飼料—免疫—用藥—檢驗—出口監裝”全過程監管,全力確保供港產品質量。廣東水產品專家表示,香港市場抽檢的桂花魚樣本查出孔雀石綠每公斤含量由0.0022毫克至2.3毫克不等,含孔雀石綠的分量并不多,離致癌還很遠。
市民不要每天吃同一種魚
廣東省海洋和漁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現時國內水產品標準與歐盟和美國標準看齊,對養殖的要求非常高,比如孔雀石綠,均要求一律不得檢出,凡檢測到就算違規。該人士稱,隨著國內標準比過去大幅提高,以及政府加強對行業監管,食品質量問題頻現是必然的,但不一定代表食品安全有問題,建議市民要多吃不同種類的魚,不要每天吃同樣的魚。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