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前不久,長春市計劃生育協會對長春市3000名16歲-55歲的男性進行了健康狀況抽樣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其中2580名男性存在酒精肝、脂肪肝等因飲食不合理引起的疾病,占被調查人數的86%。長春市的調查結果在全國范圍雖屬“個案”,但事實上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正逐漸成為威脅國人健康的“大敵”。
???“垃圾食品”的誘惑讓很多人難以抗拒
??? 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十大“垃圾食品”:油炸類食品、腌制類食品、加工肉類食品(肉松、香腸等)、餅干類食品(不包括低溫烘烤和全麥餅干)、汽水可樂類飲料、方便類食品(方便面、膨化食品等)、罐頭類食品、話梅蜜餞果脯類食品、冷凍甜品類食品、燒烤類食品。
???所謂“垃圾食品”,一方面指除熱量外無其他營養成分的食物,另一方面指提供超過人體需求并造成多余成分的食品。在我國“垃圾食品”的消費群非常龐大:青少年是漢堡、薯片、炸雞等外來“垃圾食品”的主要消費群,中老年人則是油條、咸菜等傳統“垃圾食品”的主要消費群。
?? 山西風味小吃“羊雜割”是寒冷季節驅寒暖胃的美食,但其所含有的大量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卻很容易誘發、加重脂肪肝等疾病。如今天氣漸冷,太原市各大街小巷的“羊雜割”店前開始排起長隊。太原市民曲瑞就是其中的“常客”,不到30歲的他已經患脂肪肝好幾年了。盡管醫生多次提醒脂肪肝和長期大量食用“羊雜割”有關,但他還是管不住自己, 覺得“吃上一碗,一整天都渾身舒暢,隔段時間不吃的話就感到不自在”。
???太原師范學院學生王蓉是“洋快餐”的忠實顧客。她表示:“在美食的誘惑下,女孩們的理性總是很少有戰勝感性的時候。”
???健康理念為何在食欲面前“形同虛設”?
?? 山西省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張兵表示,盡管現在一部分人已經有意識地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但大部分人還是偏愛高熱量、高脂肪、高糖的食品,主要是低脂食品相對淡而無味一些,而“垃圾食品”味道、口感俱佳,能對人的味覺產生刺激,甚至使人上癮,如今很多人對“麻辣燙”偏愛也正是這個原因。另外,有些食品加工過程中添加了香料、色素、調味劑等人工添加劑,使其外觀和香味都會對人的食欲產生很大的誘惑,令人難以抗拒。
?? 海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共衛生所主任醫師楊斌說:“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是定量的,如果攝入的營養超過了人體正常的需求,就會給身體帶來負擔,造成營養堆積,并帶來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疾病。”他指出,我國居民現在普遍存在飲食中對鈣、鋅、維生素等的攝取不足,主要是膳食不平衡造成的。
??“口舌之欲”應以健康為基礎
??? 事實上,“垃圾食品”已經成為世界性的“公敵”,許多國家都已采取措施來維護其主要消費人群——青少年的健康。今年11月3日,拉脫維亞政府正式頒布了禁止在公立學校銷售“垃圾食品”的法令,以改善兒童飲食結構、提高身體水平。
???吉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教研室副教授劉亞娟表示,“口舌之欲”是人的天性,但是人們一定要以健康為基礎,不要貪圖一時的口感而破壞自己的健康。飲食,顧名思義分為“飲”和“食”。她建議,在“飲”方面,人們平時應當多喝白開水、豆漿、綠茶,適量飲用果汁,少喝碳酸飲料、咖啡;在“食”方面,人們應該盡量避免或少吃油炸類、燒烤類的食品,注意葷素搭配、均衡營養,在生活中多吃一些水果、蔬菜、谷類、蛋類等食品。
???劉亞娟強調,人們生活中應多關注一些健康飲食類的科普知識。只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這些知識,對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還是很有好處的。另外,她也希望有關部門出臺一些政策,讓“垃圾食品”早日遠離校園。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