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上周,記者從廣東酒類專賣管理局獲悉,今年1至10月的監督抽查情況顯示,廣東流通領域內銷售的酒類產品中有30%為
廣東省酒類專賣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從目前抽查的情況來看,查出的假酒和制假窩點相當驚人,廣東酒市場上造假活動仍十分猖獗。
防偽查詢號碼形同虛設
今年以來,廣東省有關執法部門查獲的各類假國產酒和假進口名酒貨值已達6000多萬元。查獲的假洋酒超過70%都在酒店、酒吧、KTV等夜場渠道中流通。在查獲的假酒中,假冒國產名優酒占60%,假冒洋酒比去年增長30%。其中假威士忌比例飆升明顯,占到假洋酒總數的50%,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查處的造假活動當中,有關不法商販通過與餐飲渠道服務員的勾結,對名優酒的防偽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上述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高檔白酒封口處的一次性免費電話真假查詢號碼,是企業為方便消費者識別真偽而設置的一道防線。然而,目前一些賓館、酒樓、酒吧的餐飲服務人員為發不義之財,將防偽查詢號碼提供給制假分子,使防偽功能形同虛設。
日前,廣東省打假辦組織省公安廳、酒類專賣局等有關執法部門在廣州天河、海珠兩區查獲的6個制假酒窩點表明:一些餐飲業服務人員在開啟酒瓶后,將電話查詢真假號碼記錄后,提供給制假分子使用。目前,廣東高檔酒樓餐飲業已形成了與制假名酒窩點環環相扣的制假鏈條。
在天河區一制假五糧液酒的窩點發現,所有假酒包裝封口上都有一次性免費電話查詢真假的22位號碼。據專業打假人員透露:每瓶五糧液的電話真偽查詢號碼只能用一次,該號碼用過后便自動作廢。消費者在用餐時,很少在開瓶時用電話輸入號碼進行真偽查詢。制假分子盯上了酒樓餐飲業,利誘一些服務員把號碼記錄下來,出售給自己。就這樣沒有用過的真號碼便用在了假五糧液上。
在查獲的多個制假窩點發現,各類假名酒從外觀看大都真假難辨,所有的外包裝盒和瓶子都是原裝真品。據業內人士透露,一些酒樓餐飲店和酒吧專門把喝過的酒瓶子和外包裝盒收起來,高價出售給制假分子。
政府有關部門人士對消費者進行防偽知識普及。
國際防偽巨頭迎來商機
實際上,在造假猖獗的背后,為國際防偽巨頭正迎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1995年,一個意大利的瓶蓋公司在中國悄無聲息地建立了辦事處,通過一些中間商開始向中國的高檔酒商們推銷他們的安護瓶蓋,該集團憑其**款為烈性酒研制的安護瓶蓋進入包裝領域,隨后成長為專為酒類、飲品、食用油等產品生產瓶蓋的行業***,占據全球同類產品70%的市場份額。
起初,中國酒廠對這種高出市場價格4到5倍的瓶蓋并沒有任何興趣,然而隨著一起起觸目驚心的假酒案件的出現,中國的酒老板開始重視起物理防偽的概念。
據了解,這個幫助刮拉日后在中國安身立命的瓶蓋,其物理防偽功能實現于內部設置的閥門系統———開啟后自動脫落的閥門能有效防止任何形式的液體回灌。同時,這種瓶蓋無法與瓶體分離的性能(當瓶蓋開啟后,標記圈隨即斷裂并脫落,防止了造假者挪動或更換瓶蓋的可能。
2005年,北京刮拉的銷售額達到6000多萬元,而今年截至目前,就高檔酒瓶蓋一項,刮拉的銷售量已達8000萬個,預計全面將實現銷售收入達8000萬到9000萬之間。
北京刮拉負責市場和銷售的陳經理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些年來,北京刮拉的銷售情況一直保持著30%的增長速度,這實際上是中國酒企業對自身品牌重視的原因。
陳經理表示,品牌實際上是一個體系,除了樹立品牌以外,還要懂得保護好品牌,而一旦假酒的流通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傷害,對品牌的打擊也是相當巨大的。因此,在防偽領域內加大投入從而*大程度上保護好品牌,已經在中國的白酒行業內形成了廣泛的共識。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