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
王曉瑩/圖
?????? 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部際協調小組組長、農業部副部長張寶文前不久公布了一組數字:“截至2005年底,已在60多個大中城市的1萬多所中小學推廣實施了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每天供應學生飲用奶達到了243萬份。2005年學生奶的日供應量比2004年的193萬份增加了50萬份,增長了26%。”
?????? 面對這組報喜數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卻披露稱:“實際上,從2000年11月開始實施的‘學生飲用奶計劃’,截至2003年3月時,日供應量就已經近200萬份了,平均每月增加12.5萬份。”言下之意,“2005年學生奶日供應量比2004年增加50萬份”這一增幅,只相當于2003年3月之前增幅的1/3。與推廣初期相比,這一計劃目前的發展速度只能用“異常緩慢”來形容。
????? 那么,是什么原因遲滯了“學生飲用奶計劃”的進展?
????墨守成規“計劃”強壓市場
???? “整個學生奶體系充滿了計劃經濟時代的氣息。”王懷寶說。
?????? 參看《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暫行管理辦法》,便可了解王懷寶所說的“計劃”二字。規定中包括:“學生飲用奶計劃”實行企業定點生產制度;生產學生奶的企業必須是日處理鮮奶能力在100噸以上的;其生產的學生奶只能有180毫升、200毫升、250毫升3種規格;只能供應學校,不得在市場上銷售;價格由省級物價部門核定……《辦法》甚至對定點企業在收奶、配送等各個環節上都劃定了具體限制。
????? 在市場經濟日趨成熟的今天,依然用行政計劃手段掌控中小學生飲用奶,多少顯得有些與市場經濟發展規則背道而馳。
????有令難施“小組”無權在手
?????? 計劃色彩過濃的《辦法》置身市場經濟大潮確實顯得不合時宜,但令“學生飲用奶計劃”實施舉步維艱的并非這些章程,而是掌管這一計劃的“小組”沒有實權在手致使有令難施。
?????? 在學生奶計劃中,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部際協調小組所扮演的角色非常尷尬。作為一項國家7部委聯合推進的國家工程,本身就存在各系統協調的問題,但這個小組只是一個副部級的協調機構,沒有任何實質權力,遇到問題根本難以協調各系統之間龐雜的利益關系。
????推諉責任“地方”但求自保
?????? 具體到地方就更加難以協調,已實施“學生飲用奶計劃”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政府的具體牽頭部門很多都不一致,北京是農業局、內蒙古是畜牧局、云南則是經貿委。這也折射出部分地方政府對于這一計劃的不重視,而它正是造成“學生飲用奶計劃”難以貫徹實施的*大障礙。
????? ?在王懷寶看來,所謂的“不重視”,說白了就是一些地方政府害怕承擔責任。由于學生們是在學校里飲用學生奶,一旦出現什么問題,學校和教育部門往往被推到風口浪尖,海城豆奶事件對學生奶計劃的影響就在于此。
????呼聲
????低價學生奶急需政府補貼
??????? 外力上,相關扶持政策的缺失,其實是造成學生奶先天不足的主因。
????? “學生飲用奶計劃”有企業的參與,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利潤問題,企業不可能做賠本買賣。按照國際上大部分國家通行的做法,對于學生奶一般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政府給予企業奶價補貼,一種是企業免費供奶,政府支付全部費用。
???????? 而我們國家目前的做法則是各城市對學生奶企業進行招標,價低者得,供應學校的牛奶一般低于市場價20%左右,250毫升裝的學生奶售價一般在1.3元至1.5元左右。
????? “現在的牛奶價格戰已經打得相當厲害,像蒙牛、伊利這樣的企業毛利率只有不到5%,低于市場價20%供應學生奶,可想而知會是什么情況。”蒙牛總裁楊文俊也證實道:“學生奶這一塊基本是在貼錢生產。”而曾經的學生奶大戶“三元”現在也只是“圖個面子,象征性地生產一些”。
?????? 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專家委員會主任蔣建平教授就此呼吁,學生奶以廣大中小學生為主要對象,安全要保證、質量要求高、價格要低廉,風險也就大些,必須采取有力的扶持對策。但到目前為止,除了一些地方性政策以外,全國范圍內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補貼政策出臺。
?????? 關鍵詞
?????? 學生奶計劃
??????? 國際上“學生奶”的通用叫法為School Milk。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定義,“學生奶計劃”是通過政府給予財政和行政支持或者通過其他方法在學校中配送牛奶,從而提升青少年身體素質的營養計劃。并將每年9月的*后一個星期三命名為“世界學生奶日”。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