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我們賣的
聲稱“保健品”可防直腸癌
小楊是一家高科技生物公司的銷售主管,他所在的公司主要銷售一種高科技保健品。這種“保健品”聲稱對糖尿病有很好的療效,還可以降血脂、減肥、治療脂肪肝、降低人體血粘度,甚至可以預防直腸癌。
“我可不認為我們公司銷售的‘保健品’有多少高科技含量,這種‘保健品’是粉末狀的沖劑,但就是剛剛燒開的熱水也沖不開這種‘保健品’,每次總會留下不少沉淀物。”小楊說。
“現在查得非常嚴,我們銷售的保健品只有‘衛字號’,沒有保健品專門的‘健字號’。因此我們銷售的‘保健品’根本在市場上找不到。宣傳單上印著對糖尿病有療效也是假的,因為保健品只有保健作用,真具有療效的產品是藥品。”小楊是醫科出身,他對保健品的宣傳更是心知肚明。
“保健品”公司可月入10萬
“我們公司銷售的‘保健品’的售價130元,實際成本只有15元。這種‘保健品’在市場上根本看不到,銷售的方式主要是會議營銷,即行內常說的‘會銷’。”小楊說。
他表示,“會銷”就是把顧客們召集在各大酒店、賓館的會議中心,以開會的形式介紹、銷售產品。會銷的形式也有很多,比如旅游、餐飲等。“自從去年的‘5·8’事件后,很少有公司組織老年人去旅游了。”小楊說。
小楊算了一筆賬,以公司每月舉行7次“會銷”為例,扣除每個月的會場、車費,公司的利潤在10萬元以上。而小楊所在的公司,其業績在業內也只能算個中等水平。
醫生當“托兒”按比例提成
“會銷”時能讓老年人相信、購買產品的人,不是銷售主管,而是真正的醫生。
據小楊介紹,公司每次“會銷”時真正能讓各位老人相信“保健品”功效的不是他們這些能說會道的銷售主管,而是各大醫院的醫生。這些醫生在各大醫院坐診,并多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的職稱。
“每場會,負責推薦‘保健品’的醫生都會得到300元提成,除此之外還在每次‘會銷’的銷售額中提成1%或是5‰。這些醫生一個月可以從公司拿到2000~3000元左右。”
除了醫生當“托兒”,還有服用過、獲得良好療效的老人向各位顧客推薦“保健品”。小楊工作的公司中就有一個70多歲的老年人,每次向顧客們講述服用這種“高科技保健品”的益處。每場“會銷”,這名老人就有200元的收入。
“親情服務”籠絡老人心
不少老人生活得很孤獨,這樣的老人已經成為一個群體,這時“保健品”公司的各位銷售代表、主管便向老人們提供“親情服務”。
“我會經常給我的顧客打電話問寒問暖,這些老人其實都很孤獨,而且年齡大了,行動也有所不便。我就經常去他們家中做客,拎些水果、給他們打掃一下室內衛生,甚至去幫他們買菜。”在這種親情服務下,小楊與不少老年人都成了忘年交。
“一些老人每月退休工資只有400多元,但是不銷售出產品,我們就沒有飯吃。我們還是讓老人們購買‘保健品’,哪怕讓他們先服用,等下個月發退休金的時候再付錢。老年人不像年輕人,他們很少欠賬。”小楊告訴記者,干這一行必須狠下心來。業內有句頗為流行的話就是:“顧客就是我面前的羊,只有宰了他,我自己才能活下去。”
一些公司轉型搞非法集資
小楊介紹,業內競爭也十分激烈。目前,一些“保健品”公司開始轉型。轉型的途徑便是通過非法集資。從現有的顧客中開展會員制,尋找那些手有余錢的老年人。以高額的回報吸引這些老年人。讓他們購買公司的普通卡、銀卡、金卡。根據卡級別的不同,卡的價格在1-5萬元不等。每個持卡人在一年后的回報率是10%。“這種集資對顧客的風險性非常高,曾經就有公司經理卷款逃走的事件,國家也不允許企業這樣做。”
小楊干這行已經兩年,他說干這一行太不開心了。他表示,會在不久后辭職,不再干坑人的事情。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