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 包裝 食品標簽通則》將于10月1日起正式實施。作為食品包裝新的國家標準,《通則》的實施將使食品包裝面臨“整容”,消費者今后購買這類食品可得多留個心眼了。
“鮮”字不能隨便用
“鮮牛奶”、“鮮果汁”等這些以“鮮”字為賣點的稱呼不能再隨便叫了。由國家質檢總局和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制定的《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對包括食品名稱、配料清單在內的標簽內容作出了強制性規定。與之配套出臺的《食品標簽國家標準實施指南》規定,凡是加工食品就不存在“鮮”,凡是加熱過的食品,其標簽上一律禁止使用“鮮”字。“禁鮮令”的出臺對牛奶的沖擊*大。目前消費者常飲用的、被加溫到75℃-80℃的巴氏奶和經過137℃瞬間加熱消毒的常溫奶都不能再稱為“鮮牛奶”了。“禁鮮令”也牽涉到人們喜愛的“鮮果汁”。《通則》規定,果汁與飲料必須明確區分,名稱不能混用。因此,“鮮”字很可能在大多數果汁飲料的標簽名稱上消失。
“另類名稱”要行“實名制”
在寧波市場上廣受歡迎的“優酪乳”、“燒賣”、“果珍”等食品,因名稱易導致消費者疑惑和誤解,“十一”后也不能隨便用了。《通則》規定,在標簽上可以使用“新創名稱”、“奇特名稱”、“音譯名稱”、“牌號名稱”、“地區俚語名稱”或“商標名稱”,但必須在所示名稱的鄰近部位標示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中規定的名稱或等效的名稱;無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規定的名稱,須標示反映食品真實屬性、不使消費者誤解或混淆的常用名稱或通俗名稱。以“優酪乳”為例,標簽上的“優酪乳”旁應該用同樣大小的文字,標出其真實屬性名稱“酸牛奶”。
生產日期要明白標示
在采訪中發現,不少簡裝商品的生產日期讓人一頭霧水。如寧波產的一款醬油包裝上寫著“生產日期:見印碼”,但尋找到印碼時卻發現已經模糊不清了;還有不少商品的生產日期以“批號”表示。新國標將對模糊標注生產日期的行為說“不”,哪怕日期標示采用“生產日期見包裝”的方式,也必須清晰標明在包裝物上的具體部位,以便消費者識別。此外,《通則》還規定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應按年、月、日的順序標示。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