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廣州市番禺區大石鎮禮村新光快速路建設工地附近有一占地10萬多平方米的豬油加工場區,這些加工場環境*為惡劣,工人將收購的發臭豬內臟加工煉油。可怕的是,這些只能用于工業用途的“內臟油”,卻大部分被賣到了大排檔、蛋糕店。此前,番禺區質監分局、大石工商所曾出動對此處進行查處,關閉了20多家無證加工場。但記者昨天暗訪發現,這里已經死灰復燃,運油車來來往往。有商家前來買這種提煉油回去做蛋糕原料用。
對此,執法人員表示他們將堅決取締無證經營工場,嚴格記錄正規加工場所煉油的流向。
早在8月13日上午,信息時報熱線接到一群眾報料稱,在番禺區大石鎮禮村一座山頭上,有一個特大的成品油加工場區,原本應該是將回收的豬油加工成工業用油銷售,但其中許多無證經營的加工場卻將這些由回收的死豬和豬內臟提煉而成的工業油當作食用油,偷偷賣給附近的一些大排檔和面包店。
當天上午,時報記者驅車來到禮村牌坊時,就聞到了一股惡臭混雜著些許豬油香的怪味,當來到禮村山頭這片占地10多萬平方米的加工場區時,臭味越來越濃。這些加工豬油的廠房大多是東西方向所建,每座工場都長達百米,寬約20多米。
在附近的建設公路的工人們在路過時,紛紛掩鼻而過。一在工地建筑的內蒙古籍工人介紹,這些加工場**24小時加班,豬內臟發出的臭味和煉油的臭味使他們住在山下都無法忍受,每天上、下班和做工的時候都得聞著臭味,對這樣衛生不達標和影響環境的工場,就是取得合法證件,環保和衛生部門也應該盡快取締。在禮村制衣廠工作的一名江西籍女工介紹,這個臭味方圓2公里以內都能聞到,實在是影響身體健康。
這些加工場前面是一條土路,泥濘水坑四處遍布。每家加工場外都有工人在忙碌著,有的在裝油桶,有的在切豬油。這時,一輛載著白色油桶的摩托車駛過,報料人指著摩托車說,桶里裝的就是從加工廠運往大排檔的油。
據報料人介紹,自己以前就是山上無證豬油加工場的工人,加工場煉出的油一部分賣給了肥皂加工場,一部分是被附近一些村中的大排檔買走的,有的一買就是4桶、每桶重達60多公斤。
記者直擊“內臟油”加工銷售全過程
在暗訪過程中,時報記者現場全程目擊了這些用豬內臟加工出來的油的原料收購、加工過程及銷售去向。
收購超市私宰點回收變味豬內臟
當天上午,記者尾隨一輛從加工場開出的貨車,這輛貨車經華南快速干線,*后開到水蔭二橫路一**超市的門口停下。緊接著,超市中走出一名工人,在貨車上拿出袋子后走入超市。記者尾隨其后,在超市一樓的售賣肉類產品區,工人將放在案板上的排骨、豬頭和豬油裝入袋子中,過秤后,工人再將袋子提出放到外面的貨車中。
貨車隨后來到先烈中路肉菜市場,司機下車后提著袋子進入肉檔,向檔主收購豬油和內臟。售賣檔主的老板介紹,這輛車收購豬內臟有幾年了,豬內臟才賣1元錢每公斤。這輛貨車隨后開到先烈中路區莊立交,在附近的知名超市再次收購豬雜和豬油。記者發現,那些豬雜大部分都已經變味了。
當天下午,一輛藍色吉普車開進加工場,將車上裝有豬內臟的袋子拿下給加工場工人。
記者隨后跟蹤這輛車到了石樓鎮壓官橋村。據當地人介紹,吉普車停放的地方是一個私宰肉賣肉點,每天早上就有10多頭生豬在這里屠殺售賣,全部沒有經過工商部門批準,也無人來查。而奇怪的是,豬內臟也被拉到這里,但有專人前來收買,然后運走。
加工惡臭中工人從豬內臟切豬油
記者隨后走進一家加工場,看到約20多平方米的地上都堆滿了豬內臟,但這些豬內臟全部發出濃重的臭味,在白色豬內臟和紅色豬肉上面,爬滿了上千只蒼蠅,看此情景和聞著濃重的臭味,記者差點當場嘔吐,但加工場里的女工人們全然不顧,仍然在手持剔刀在對收回的豬內臟上面進行切割可以提煉的豬油。當記者問女工人在這么臭的環境中如何工作時,女工人告訴記者,別嫌臭,**剔油能賺上百元錢。
暗訪時,記者發現,所有的豬油加工場內均無懸掛《工商營業執照》、《衛生經營許可證》、《稅務登記證》。當記者問及加工場是否有證時,女工人介紹每月只要向收租人交租金就行了,加工場北邊的七八家檔口全部是無證經營。
炸油兩口大油鍋每日炸出5噸油
在記者暗訪的5家豬油加工場內,每家加工場均有上百個油桶。在靠近快速路建設工地旁邊的一家3000多平方米的加工場內,立著兩個用于煮油的直徑約1.5米的大油鍋,分別由2名工人掌鐵鏟和鐵撈。熊熊大火將鍋中的豬內臟煮得劈叭作響,豬內臟被炸黑后,赤著上身的工人就將發黑的油渣撈起。等油鍋冷卻后,工人們把煮好的油經過5個油桶的篩濾,*后將油裝入藍色的油桶中,就大功告成。
記者看到,工場內已經裝滿的油桶至少有50桶,空桶則還有60多個。一名湖南籍工人介紹,這里的工場大部分沒有辦合法證件,**就可以煉出5噸油賣出去。
去向臟油大部分賣給酒樓大排檔
對這些用豬內臟煉出的油的流向,工人介紹大多都是銷往附近的村鎮里的大排檔。據了解,加工場的工業用油都被南村鎮、石樓鎮、大石鎮和海珠區土華村一些大排檔老板買走,而加工場從來不送油,都是那些老板們在得知這里有煉油后,前來買油,然后將煉出的油做為食用油炒菜給食客用。
另據工人介紹,上山的貨車可能就是拉工業用油,但誰也不能保證前來買油的人回去是否把工業用油做食用油來銷售。而如果上山的是裝著油桶的摩托車,那必定是前來買油回去作食用油賣。記者暗訪過程中看到,一輛接一輛的摩托車來到加工場買油。
昨天下午,記者再一次來到了大石鎮禮村山頭下運油車和運肉車必走的丁字路口處,不時見到有摩托車用白塑料袋裝的豬內臟開往煉油加工場,昨天下午5時許,一輛嘉陵摩托車后載著兩桶黑乎乎的油下山了。
記者緊隨其后,這輛嘉陵摩托車來到了官坑村,在官坑村一條臭河涌西邊的一間蛋糕面包屋前停下,開摩托車的男子下車將兩桶油提到面包屋里,隨后載著兩個空桶又去運油了。記者發現,這是一家無證經營的蛋糕店。里屋中有一名30歲左右的男子正在用剛運回來的油撒在面盆的面粉中,然后準備做蛋糕。見記者走來,男子指著2塊合在一起的三角形蛋糕推銷說,1元錢一個,便宜又好吃。
意外回收豬肉又被運回菜市售賣
昨天下午5時30分,在加工場的山頭之下路面,一輛從山上載著滿是豬內臟和豬肉的摩托車駛下山路。摩托車都是將回收的豬內臟運回山上的加工場進行售賣,這輛車怎么會載著豬肉運下山?
記者與報料人聯系后方才得知,加工場從超市回收的凍肉、豬油和內臟在運回后,不少肉和油并沒有變質,有些人是專門將回收的質量較好、沒有發臭的肉和豬油買回家,有些是大排檔老板自己加工煉油用,一些是將好肉碾轉到菜市場進行重新售賣!
這輛摩托車開進了大石鎮東聯菜農貿市場旁邊的一幢民居,在花廳大街2巷X號,高約4層的出租屋前,這對夫婦將摩托車后尾的一捆捆豬肉、油、排骨的袋子卸了下來,搬進屋中。記者向附近的居民一打聽,原來這對夫婦不僅開大排檔,而且還時不時拿著肉和排骨至旁邊的東聯菜市場進行售賣!
有關部門:無證工場要堅決取締 正規工場將記錄流向
8月15日下午,記者將此情況通知了番禺區大石工商所和質監分局,在大石工商所張副所長的帶領下,10多名工商執法人員與區質監分局稽查科的執法人員匯合,一起撲向加工場。
執法人員下車后,這里20多家加工豬油的加工場紛紛關門,工人們和老板們四處逃散,現場一片混亂。工商和質監執法人員對一家有證的大型豬油加工場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
大石鎮工商所的邱所長介紹,禮村原本就有煉油的小作坊,是當地農民的一個經濟來源。以前散布在村中各戶,工商部門多次取締無證經營的煉油作坊。2000年,禮村村委會根據要求,在山頭下批出一塊地,專門建一片專門集中煉油的廠房,將村中散落的小作坊搬到山上來。在工商所辦證的有七八家左右,但對于記者調查反映有20多家的煉油工場一事,邱所長表示大部分是無證經營,將會堅決取締。
對于已發證的煉油工場,工商所決定在近期召開各工場老板的專門會議,通知決不能將工業用油私自售出在食品市場流通,危害市民身體健康。番禺區質監分局稽查科執法人員介紹,以后將責令所有辦證的煉油工廠將銷售出的每一桶工業用油貼上“不得食用”的標簽,嚴格記錄每一次銷售出的工業用油的銷向,稽查人員則會不定時到煉油工場進行檢查,一旦查出工場所銷售出的工業用油銷向不明,將處罰工場有關負責人,并追回工業用油,決不能讓工業用油在市場上流通。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