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馬曉華發自北京
由 衛生部組織制定、修訂的200多項衛生 標準將于9月初出臺,與之相配套的《衛生標準解釋規定》、《衛生標準審查規定》等規范性文件也將于年底前陸續公布。這意味著我國衛生標準,特別是 食品衛生標準逐步與國際標準接軌。
記者昨日從衛生部獲悉,目前,《衛生標準工作管理辦法》的討論稿已經完成,還征求了衛生部內司局的意見,計劃進一步修改后,9月提交衛生部部務會議討論。
衛生部一位官員告訴記者,今年和未來衛生標準制定的方向主要是跟老百姓關系緊密的方面,比如醫療服務。今年工作的重點是傳染病,目前已經制定了37種傳染病的標準。生活飲用水、職業衛生、血液采集也是今年衛生標準制、修訂的重點。
“標準是個好東西,讓不規范的變成規范。標準出來以后,規范了企業行為。”作為衛生標準委員會的成員,中國預防醫科學院環境衛生監測所尹先仁教授對記者說,“我國的標準清理及體系建設開創了衛生標準工作的新局面。”
目前人們*關注的就是食品衛生問題。食品衛生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可以保障食品衛生質量,降低食源性疾病發生率,提高了國民的身體素質。在2005年制、修訂衛生標準項目計劃中,食品衛生標準占了大約一半。
其中,食品添加劑和營養強化劑的使用是食品衛生標準體系中*受關注的標準。這兩項標準對26大類、2000多種食品添加劑和營養強化劑,在各類加工食品中的使用范圍、使用量都作了具體規定。標準中各項指標均按照危險性評估原則和方法,結合我國食品消費量而制定。
目前的食品衛生標準體系與國際食品法典標準的一致性明顯提高,設置的指標也趨于一致,如我國衛生標準中的污染物限量和產品衛生標準中的129項安全性指標與CAC標準的指標完全一致,農殘限量指標與CAC的標準的符合率由修訂前的14.6%提高到85%以上。
據統計,全國食品衛生合格率已由20年前的60%提高到現在的85%以上。
相關鏈接
衛生部制定的現行食品衛生標準有443項,其中國家標準424項,行業標準18項。包括污染物、真菌毒素、農藥殘留、食品添加劑、食品營養強化劑等的基礎標準;乳制品、肉制品、蛋制品、水產品、飲料等各類食品的產品衛生標準;食品生產企業通用衛生規范和各類食品生產企業的衛生規范;理化檢驗方法、微生物檢驗方法、毒理學安全評價程序和方法等的方法標準以及食物中毒診斷標準等。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