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姬薇近日,由中國 保健協會組織的《中國 保健食品 調查報告》在京首次發布。這次調查共涉及2591個產品,其中,有767個產品已被認定為非法(假冒保健食品;疑似問題產品267個,兩者占總數的35%。也就是說,在消費者日常見到的保健食品中,超過三分之一屬于假冒偽劣產品。
?? “25.99%的所謂保健食品屬于假冒偽劣,它們是‘李鬼’而不是有問題的李逵。”中國保健協會副秘書長徐華烽向記者強調。在本次調查涉及到的生產企業2025家,其中與問題產品有關的企業806家。
?? 中國保健協會秘書長朱康年說,對合法與非法的判定主要依據該產品是否取得國家批準文號。他說,非法(假冒產品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把食品夸大為保健食品;二是偽造保健食品文號。
?? 此次調查將問題產品分為四種:一是產品外包裝標示的產品名稱和出品企業名稱與國家審批文件都不符,這類產品所占比例*大,占59%;二是產品外包裝無批準文號;三是產品外包裝標示的保健食品批準文號不存在;四是產品外包裝標示的產品名稱與國家審批文件不符。
?? 調查發現,從假冒和疑似假冒保健食品的地區分布來看,假冒保健食品超過100個的有9個地區,其中內蒙古、安徽、河南位列三甲;而北京以68個假冒產品位居四個直轄市榜首,呼和浩特則以90個假冒產品成為省會城市中的重災區。
?? 通過對產品的調查和匯總分析表明,目前國家批準數量*大的保健食品是免疫調節功能類,為1924個,其中上市銷售的831個。沒有上市銷售的保健食品除了少部分轉入直銷市場外,絕大多數屬于等待轉讓或儲備型產品。
?? 據介紹,自1996年至今,一共有6009項保健食品進行了申報,但是到今天只有1913項在生產,超過三分之二的申報品種沒有生產銷售。
?? 據了解,保健食品市場銷售品種數量由國家開始審批之初的957種到2004年已經達到2184種。保健食品企業在市場上正常運轉數量,由1997年以前的730家發展到2004年的1640家。保健產品的知識產權數量由1997年以前的887項發展到2004年的5552項,增加了623%。
?? 此次調查是我國保健行業的首次大規模品類調查,也是迄今為止國內惟一一份反映全國食品市場數據的分析報告。據悉,中國保健協會還將開展保健用品、化妝品等行業信息的調研,從而建立保健行業的立體信息平臺,促進保健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