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食物的安全性與安全感, 消費者與專家的感覺差異很大。目前消費者對于 食品安全的認識存在五個方面的誤區。”這是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李里特日前在一次食品安全研討會上發表的觀點。
李里特說,在關于食品安全方面的調查中,大多數消費者都認為食品添加劑和農藥是*危險、*容易致癌的,而專家們則認為吸煙和部分普通食品更危險。之所以造成這種認識的懸殊,是因為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性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
由于近年來媒體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密切關注和適時揭露,不少消費者把我國目前的食品安全形勢看得過于嚴峻,有消費者甚至覺得不知道還能吃什么。這就是**個認識誤區。李里特說,實際上,我國食品安全的總體情況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糟糕,而且每年都在好轉。
來自衛生部的統計數字也證明了這一點:《食品衛生法(試行》前的1982年,我國食品衛生監測總體合格率為61.5%;《食品衛生法》實施后,1994年、2000年和2002年,食品衛生監測總體合格率分別達到了82.3%、88.9%和93.4%。
“含有添加劑的食品不安全”,這是人們的第二個認識誤區。其實,科學、合理、合法地使用合格的食品添加劑是食品科學的進步,我們反對的是濫用、錯用、違法使用添加劑。食品添加劑有嚴格的批準審查制度,對其添加的量和添加的方式都有嚴格要求,保險系數很高。有些添加劑本身還是營養成分,比如食鹽、硒、鋅等。
第三個認識誤區是以為純天然食品就是安全的。李里特說,食品是否安全,不能以是否純天然來判斷。自然界中也存在原本有毒或可產生毒素的生物。純天然食品是否安全取決于量,我們要杜絕的是危及人體安全的錯誤加工方法。比如,果酒里都含有甲醇,而攝取量過大就可能引起中毒。
認為使用了農藥、化肥就一定會對食物的安全性構成威脅,是人們的第四個認識誤區。李里特說,科學、合理、合法地使用農藥、化肥,是現代農業科技的成果,是保證農產品品質和數量的前提,不會造成食物不安全。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們的共識是,對每一種農藥都要做嚴格的安全性評價,即用試驗動物做長期的毒理試驗,甚至對這些動物要做幾代的長期飼育試驗,確定其對人體的*大無作用量,決不容許食物中殘留的農藥對人體有任何不良影響。
另外,以為食物的顏色越鮮艷就越安全也是不科學的。有些消費者購買面條等食品以為越白越好,其實投機者正是利用消費者的這種心態,在食品里非法添加了吊白塊等有損人體健康的成分,使食品的賣相更好。李里特提醒消費者,對于餐桌上色澤異常鮮艷的涼拌菜*好少吃。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