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是我國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環境生態監測作為環境保護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重要性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為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兩大類。無機污染物主要包括酸、堿、重金屬,鹽類、放射性元素銫、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
土壤檢測樣品保存方法:
在采樣現場樣品必須逐件與樣品登記表、樣品標簽和采樣記錄進行核對,核對無誤后分類裝箱。運輸過程中嚴防樣品的損失、混淆和沾污。對光敏感的樣品應有避光外包裝。由專人將土壤樣品送到實驗室,送樣者和接樣者雙方同時清點核實樣品,并在樣品交接單上簽字確認,樣品交接單由雙方各存一份備查。
應該按照樣品名稱、編號和粒徑分類保存。對于易分解或易揮發等不穩定組分的樣品要采取低溫保存的運輸方法,并盡快送到實驗室分析測試。測試項目需要新鮮樣品的土樣,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4℃以下避光保存,樣品要充滿容器。避免用含有待測組分或對測試有干擾的材料制成的容器盛裝保存樣品,測定有機污染物用的土壤樣品要選用玻璃容器保存。
土壤有機質測定方法有哪些?
土壤有機質是土壤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環境保護及農林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都有著*其重要作用的意義。
1、容量法(外加熱法)氧化一油浴加熱法來測定土壤有機質含量。
2、容量法測定土壤中的有機質是用氧化性強的溶液與土壤中的有機碳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它們之間存在定量關系。再用標準還原劑(亞鐵)滴定剩余的。
3、目視比色法。測定原理。用不同濃度的標準溶液作出一系列濃度的標準對照品,并用氧化土壤有機質,氧化后的溶液顏色與有機質含量成直線相關關系,通過與標準對照品比色對照直接得出結果。
4、灼燒法(重量法)測定原理。通過測定土壤灼燒前后重量的變化情況,計算出土壤有機質的含量。
5、光度比色法。測定原理。該方法是以亞鐵為標準溶液進行土壤有機質的分光光度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