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每天都接觸和飲用的水,您對它的檢測要求了解多少呢?**不同用途的水檢測標準是不同的。生活飲用水的檢測是依據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進行的,高層建筑的二次供水是依據國家標準《二次供水設施衛生規范》(GB 17051-1997)進行的,而泳池水質是依據國家標準《游泳場所衛生標準》(GB 9667-1996)進行的。
*早的物理指標大多是通過人的感官就能觀察到的一些性質,如:透明度、嗅味,渾濁度、顏色(色度)、溫度等等。古人的經驗已經告訴我們,這些指標在評估水質安全方面的價值了;發展到今天,濁度、透明度、色度等好些水質指標已經得以量化,可以通過分析儀器準確測量了。
微物限量指標檢測:天然礦泉水通常不含微生物或微生物*少。據報道,大多數取自水源的礦泉水樣品的數量少于20/ml。這些細菌代表主要的微生物群落。盡管這些天然細菌在自然環境中很少存在于地下水中,但在裝滿礦泉水后它們的繁殖速度很快。除原生動物外,還有一些被認為已被礦泉水污染的物種,主要是在灌裝過程中從取水工具中吸取。水管,儲水罐,過濾和填充設備,瓶子,蓋子和污染路徑,礦泉水中微生物的存活和繁殖也與原水的物理和化學特性有關,例如,原水中有機物,磷,氮,錳和鐵的含量高時,水流量小于12 m/s,水溫小于20度,保水時間長等因素也為健康產品的繁殖創造了條件。根據國家標準GB 8537-2018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用天然礦泉水》,水源和罐裝產品的微生物菌群達到“ 雙零”。具體檢測指標有大腸菌群、糞鏈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產氣莢膜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