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容器中狀態
容器中狀態是指涂料在容器中的外觀、如是否存在分層、沉淀、結塊、凝膠等現象以及經攪拌后是否能混合成均勻狀態,它是直觀的判斷涂料外觀質量的方法。在我國建筑涂料標準中,幾乎都以“經攪拌后呈均勻狀態,無結塊”為合格,該項技術指標反映了涂料的表觀性能即開罐效果。
2.施工性
施工性是指涂料施工的難易程度,用于檢查涂料施工是否產生流掛、油縮、拉絲、涂刷困難等現象。涂料的裝飾效果是通過 輥涂、刷涂、噴涂或其它工藝手法來實現的,是否容易施工是涂料應用的關鍵。
3.干燥時間
涂料從流體層到全部形成固體涂膜這段時間稱干燥時間,分為表干時間(表面干燥時間)及實干時間(實際干燥時間)。前者是指在規定的干燥條件下,一定厚度的濕涂膜,表面從液態變為固態,但其下仍為液態所需要的時間。后者是指在規定的干燥條件下,從施涂好的一定厚度的液態涂膜至形成固態涂膜所需要的時間。涂料干燥時間的長短與涂料施工的間隔時間有很大關系,因此施工間隔時間由涂料干燥時間來決定。
4.遮蓋力與對比率
遮蓋力是涂膜遮蓋底材的能力。它以恰好達到完全遮蓋底材的涂布率(g/m2)來表示。涂料的遮蓋力有干遮蓋力和濕遮蓋力之分。一般所指的遮蓋力是濕遮蓋力,但JC/T423-91《水溶性內墻涂料》所規定的遮蓋力是干遮蓋力。遮蓋力測定方法較簡單方便,易于操作,終結果是以目視判定的,人為主觀因素較大,但通過遮蓋力可以計算出涂料的實際用量。對比率也是反映涂膜遮蓋底材的能力,但它是在給定濕膜厚度或給定涂布率的條件下,采用反射率測定儀測定在標準黑板和白板上干涂膜反射率之比,該比值稱為對比率。這個給定濕膜厚度或給定涂布率往往沒有達到完全遮蓋底材的程度。對比率反映的是干遮蓋力。因為用戶終使用的是干膜,所以對比率比濕遮蓋力更符合實際,對比率是以反射率測定儀定量測定的,比較科學,避免了人為誤差,在標準中大多采用對比率測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