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屬于大家常見的穿戴設備。尤其是近些年來,隨著智能手表的創新,各大手機廠商也扎堆發布自己的智能手表產品,兒童手表、老人手表、運動手表、探險手表等領域的細分,也讓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的空間。隨著手表外觀件新材料、新工藝不斷得以應用,現階段根據相關市場調查反饋,很多消費者對涉及手表質量反映的問題之一就是“過敏”。造成“手表過敏”的原因有很多,不過很多時候手表外觀件的有害物質超標,可能是造成該情況的主要原因。而令人尷尬的地方就在于,目前包括傳統手表在內,國家對手表相關的有害物質限量標準,并沒有相關標準限制。
我國現有有關智能手表的國家標準只有一項,GB/T 38728-2020《智能手表的術語、定義和分類》。從名稱上我們也很容易看出該標準并非產品標準,關鍵的技術要求并沒有規定。而從傳統手表上講,我國國家標準雖然有GB/T 22780-2017《液晶式石英手表》、GB/T 26716-2011《鐘表 防磁手表》、GB/T 30106-2013 《鐘表 防水手表》、GB/T 38022-2019《鐘表 防震手表》、GB/T 6044-2016《指針式石英手表》、GB/T 4032-2013《具有擺輪游絲振蕩系統的精密手表》、HJ/T 216-2005《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 光動能手表》等標準。但是這些標準基本上都是只對其技術要求進行了規定,有關有害物質限量監管要求仍是一片空白。
在國際貿易中,很多國家對于手表中的有害物質也相當重視,比如歐盟已針對金屬過敏問題制定的標準就有 EN 1811:2011《長期直接與皮膚接觸的物品以及插入人體刺穿部位的所有組件的鎳釋放量參考試驗方法》和 EN 12472:2020《涂層部件鎳釋放量的檢測用加速磨損和腐蝕的模擬方法》,這兩項標準的要求和試驗方法主要對金屬、金屬陶瓷的手表外觀件進行鎳釋放量的檢測進行了規定。參考眼鏡行業的國際標準 ISO 12870:2012 中專門增加了鎳釋放的規定。我國首飾行業也出臺了強制性國家標準 GB 28480—2012《飾品 有害元素限量的規定》。所以,在我國手表行業內制定有害物質限量的標準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