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農村飲水水質差的問題,要針對不同水質問題采取相應的水處理措施。在農村飲水工程實施前,針對山區水資源特色、供水地理條件、用水狀況、水源位置等特點,設計合理的水處理工藝,選擇處理能力強(水質達標)、運輸安裝方便(占地小、質量輕、結構?。⒛陀茫统睗?、耐腐蝕、使用年限長)、安全(無污染、無銹水)的水處理設備。南方地區地表水具有低硬度、低堿度、對供水管網具有較強的腐蝕性。管 網受到侵蝕和腐蝕使管道的有效過水橫截面積縮小,降低管道的輸送能力。同 時,當供水管網內水流速度或水流方向突然發生變化時,管道內壁的腐蝕產物 很可能會脫落,并釋放到自來水中,使水中鎘、鉻、鈷、銅、鐵、鉛、錳、鎳 等金屬元素的濃度增加。城市供水系統中常見的“黃水”現象,就是由鋼管、鑄 鐵管等管道的內壁鐵腐蝕產物釋放而引起的。另外,管道腐蝕會縮短管道的使 用年限,增加了管材的維護和更換費用。腐蝕嚴重時,會發生爆管現象,對城 市供水產生較大影響。
為了提高供水廠出水的化學穩定性,抑制供水管網的腐蝕,降低健康風險, 現有技術的一種是利用二氧化碳和飽和石灰水來提高水的硬度、堿度,應用碳 酸鈣的溶解平衡關系,使管壁上形成一層碳酸鈣保護膜,從而使金屬表面不直 接與水中溶解氧接觸,抑制腐蝕電*的反應過程,控制腐蝕。石灰投加點一般 設在水廠凈水工藝的前部即混合絮凝池。但是,在凈水工藝前部加入石灰,會 產生較多問題:一是會造成混凝階段pH值過高而影響絮凝沉淀效果;二是使 出水的鋁含量增高,人體鋁攝入量過多,增加患老年癡呆癥的風險;三是由于 出廠水PH值的限制,石灰投加量不能過多,增加的硬度和堿度有限。四是由 于飽和石灰水需要投加系統、溶解池、溶液池,運行管理復雜,運行成本高?,F有技術中的另一種方法是將軟化水通過石灰石顆粒床,二氧化碳與石灰 石反應而來增加飲用水的硬度和堿度,雖然該方法提高了PH值,但是由于水 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低,提高的硬度與堿度非常有限,很難達到水質化學穩定 性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