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6 來源:互聯網
今天百檢網實驗室和大家簡單說說伴隨診斷試劑IVDR注冊的注意事項。
分類與定義
伴隨診斷試劑在IVDR中的定義如下:
‘companion diagnostic’ means a device which is essential for the safe and effective use of a corresponding medicinal product to:
(a) identify, before and/or during treatment, patients who are most likely to benefit from the corresponding medicinal product; or
(b) identify, before and/or during treatment, patients likely to be at increased risk of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as a result of treatment with the corresponding medicinal product;
在FDA中定義如下:
? A companion diagnostics is an IVD that provides information that is essential for the safe and effective use of a corresponding therapeutic product
就定義而言,歐美的差別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FDA注冊中,有complementary diagnostics的概念,這并不屬于伴隨診斷試劑的范圍。而同樣,IVDR中也有類似的概念:
Devices that are used with a view to monitoring treatment with a medicinal product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relevant substances in the human body is within the therapeutic window are not considered to be companion diagnostics
由此可見,不管是在歐洲還是美國,都對companion diagnostics和complementary diagnostics有所區分的。有關制造商要清晰界定好自己的產品,因為對注冊策略影響很大。
根據rule 3,伴隨診斷試劑就是class C。看到這里也許大家都會松一口氣,相比起FDA動輒就是PMA,class C確實看上去要輕松很多。然而,實情就是有多份指南的PMA要遠比只有片言只語的Class C好太多。
與EMA/CA的聯動
與藥械合一的產品一樣,伴隨診斷試劑也需要征求EMA或CA的評審意見,EMA/CA評審意見主要針對伴隨診斷試劑的伴隨用藥情況,公告機構在作出*終決定前,必須充分考慮EMA/CA的評審意見。
根據IVDR ANNEX IX CHAPTER II 5.2規定,EMA/CA在收到公告機構尋求后,要在60日內給出評審意見,在有合理理由的情況下,可以再延長60日(120天真的足夠嗎?)。
伴隨診斷試劑的制造商,除了要了解IVDR相關法規外,還需要熟悉Directive 2001/83/EC,這份指南藥廠或藥械合一的制造商應該都很熟悉,就是歐洲人類用藥指南。
Scientific validity
我們知道,在IVDR中,增加了scientific validity 的要求,要找同類型產品的相關文獻證明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類似CER,包括文獻檢索方式,在沒有出IVDR具體指南前,都可以和CER一樣)。在伴隨診斷試劑中,可能是考慮上伴隨診斷試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文獻并不多(癌癥藥物有效性觀察重要指標是5年存活率),scientific validity的要求則改為證明伴隨診斷試劑中用的biomarker的科學性合理性,詳情見Article 58.5(n)。
Clinical performance
Clinical performance這點,不管是IVDD時期還是IVDR時期都有的。IVD并沒有臨床文獻評估路徑完成臨床性能驗證這一說法,包括MEDDEV 2.7.1 rev 4都明確表明不適用于IVD,這點常識應該是大家都知道的。
Clinical performance的要求是不管Class A還是Class D的IVD都要遵守的。除了遵循EN ISO20916之外,當地的倫理委員會要求、GCP要求都是要遵守。對于伴隨診斷試劑,如果用的臨床剩余樣品,例如回顧性樣本等,都需要告知當地CA,具體程序遵循當地臨床試驗法律法規。
由此可見,如果歐盟是認可中國臨床數據的話,在國內完成臨床試驗的代價,要遠比歐洲小。但是伴隨診斷試劑的研發,很難拋開人種差異這一沉重話題。
總結
由以上簡單的分享中,可以看出伴隨診斷試劑的CE注冊,雖然被歸類為Class C,但是程序分分鐘比Class D還麻煩。并且可以看出,CE對這塊領域的探究還不夠深入,包括伴隨診斷試劑Co-development與Follow on的研發模式,也沒有具體闡述,小編認為Follow on的研發模式應該不至于要求和Co-development一樣吧?衷心希望能盡快有伴隨診斷試劑、基因檢測試劑指南發布啊~真的很需要靠此理清注冊過程中種種疑問。
更多 有源醫療器械CE認證可咨詢選醫療專線或郵箱
轉載注明:http://www.szlhsb.com/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