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6 來源:互聯網
這是一個大話題。在我們日常工作中,常會碰到這種類型的咨詢,產品變更的類型多種多樣,變更的原因也五花八門,但核心的疑問只有一個:變更后能否不作新的510(k)申請。
FDA專門關于這個話題發布了一份指南:Deciding When to Submit a 510(k) for a Change to an Existing Device。這份指南有77頁,小編建議在通讀一遍的基礎上,作為工具書使用,因為該指南針對了多種變更的情況,要全部透徹消化很費勁且沒必要。
指南主要概括了以下情況的變更:
Labeling Changes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 Changes
Materials Changes
Technology, Engineering, Performance, and Materials Changes for In Vitro Diagnostic Devices(只針對IVD產品)
每個章節都有對應的判斷流程圖,同時也有概要的主體判斷流程圖(下文會提及)。可以看出,排版上也非常適合作為工具書使用。
核心原則
FDA與國內注冊不同,不存在注冊變更的行政操作(更改地址這些事情,直接在注冊列名系統改動即可)。產品變更只有需要新的遞交510(k)申請或不需要遞交的分別,會否觸發新的510(k)申請,核心判斷原則是:變更是否對現有安全性或有效性產生明顯變化。變化有兩方面,正面和負面變化,但不管哪方面變化,只要是與產品現狀產生明顯安全性或有效性差異,都需要遞交新的510(k)申請。
已注冊產品的變更,通常分為兩種類型,有意變更與無意變更。有意變更是指特意對產品安全性或有效性改善的變更,會發生在上市后收到客戶投訴或產品召回等情況。無意變更是日常工作中*常見的情形,制造商無意改變產品現有安全性或有效性,但因為供應商改變、生產設備升級等原因,而對產品有效性或安全性不可避免的產生了影響。對于有意變更,基本上不用多想,準備新的510(k)申請就完事了。但是對于無意變更,則需要進行下文會提到Risk-Based Assessments的判斷,來決定是否需要遞交新的510(k)申請。
下圖是主體判斷流程圖,屬于哪個變更,則要回到對應章節再進行細判斷。
有些讀者可能會奇怪,為什么沒有生產制造過程變更的章節?并不是說生產制造過程變更不需要考慮,相反地,是因為FDA認為生產制造過程的變更*終會導致的是上文提及A、B/D、C的變更,而且影響可能不止一個方面,所以引導制造商往生產制造過程變更造成的*終影響方向考慮,而不單獨列出來局限大家判斷。
是不是*后判斷為不需要遞交新的510(k)申請就完事呢?不是的。根據指南要求,制造商需要將整個判斷過程記錄下來,作為體系文件保存,以備飛檢抽查之用。
Risk-Based Assessments
無意變更是否要遞交新的510(k)申請,不是簡單一句需要或不需要就完事的,是要基于Risk-Based Assessments的判斷。這個風險判斷與產品上市前的Benefit-Risk Assessment是不一樣的,基本上與獲益無關,就是基于安全性是否有降低的判斷。安全性降低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產生新的hazard或hazard situation,二是將現有的risk的可能性或嚴重性提高。制造商要分別對這兩方面進行判斷,要是*后結論是風險的新變化是在原有可接受范圍,那就可以不遞交新的510(k)申請,如果是在不可接受范圍,那么則需要采取風險控制手段并且進行新的510(k)申請。
有效性
Risk-Based Assessments主要針對的是對產品安全性的評估,但除此以外,還有有效性的評估。很多方面的變更都會影響產品有效性,有時候甚至是為了降低產品安全性風險而采取的控制手段,也會對產品有效性有負面影響。
如何判斷產品有效性能否保持現狀,*直接的方法就是進行性能驗證和確認,按照原來的測試方法,對成品進行測試。如果測試結果結果與過去保持一致,那就證明有效性能保持;但是如果出現意料之外的結果(不合格),制造商就要進行分析了,要么是過去的測試方法或判斷標準已經不適用于變更后的產品,要么是產品的有效性真的降低了。不論是那種原因,只要出現使用原有測試方法與判定標準,變更后的產品得出意料之外的結果,都需要遞交新的510(k)申請。
有些小機靈鬼會提出,我換了測試方法后,是能通過測試的,那是不是不需要遞交新的510(k)。抱歉哦,FDA已經在指南中特意明確了這種類型的情況是不被允許的,希望大家就不要抱有僥幸心態了。
原文: If different verification and/or validation test methods or
acceptance criteria are necessary to produce the expected results, it is likely that the change could significantly affect safety or effectiveness and thus submission of a new510(k) is likely required.
一定要注意的是: 只要Risk-Based Assessments后,是明確會對現有安全性或有效性產生明顯變化,哪怕是有效性測試通過,都是需要遞交新的510(k)申請。
遞交新510(k)申請的準備工作
如果明確了是需要遞交新的510(k)申請,除了要列出導致要遞交新510(k)申請的變更外,其他的沒對現有安全性或有效性造成明顯差異的變更也要列上(有些產品變更不止一處)。
此外,大家一定一定要格外注意:以上所有內容都是針對已注冊產品變更是否會觸發新的510(k)申請的,并沒有說新的510(k)申請就能繼續使用原來的比對器械啊。一定要注意比較變更后的產品是否與原有的比對器械匹配,不然會得到NSE的結果哦~
轉載注明:http://www.szlhsb.com/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