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8 來源:互聯網
知識產權認證管理辦法 **章 犠茉 **條犖了規范知識產權認證活動,提高其有效性,加強監督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認證機構管理辦法》等法律、行政法規以及部門規章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牨景旆ㄋ稱知識產權認證,是指由認證機構證明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知識產權服務符合相關國家標準或者技術規范的合格評定活動。 第三條犞識產權認證包括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和知識產權服務認證。 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是指由認證機構證明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內部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符合相關國家標準或者技術規范要求的合格評定活動。 知識產權服務認證是指由認證機構證明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供的知識產權服務符合相關國家標準或者技術規范要求的合格評定活動。 第四條牴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認監委)、國家知識產權局按照統一管理、分工協作、共同實施的原則,制定、調整和發布認證目錄、認證規則,并組織開展認證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犞識產權認證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驅動,實行目錄式管理。 第六條牴家鼓勵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通過開展知識產權認證提高其知識產權管理水平或者知識產權服務能力。 第七條犞識產權認證采用統一的認證標準、技術規范和認證規則,使用統一的認證標志。 第八條犜謚謝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知識產權認證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二章 犎現せ構和認證人員 第九條從事知識產權認證的機構(以下簡稱認證機構)應當依法設立,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認證機構管理辦法》規定的條件,具備從事知識產權認證活動的相關專業能力要求,并經國家認監委批準后,方可從事批準范圍內的認證活動。 國家認監委在批準認證機構資質時,涉及知識產權專業領域問題的,可以征求國家知識產權局意見。 第十條犎現せ構可以設立分支機構、辦事機構,并自設立之日起30日之內向國家認監委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報送相關信息。 第十一條認證機構從事認證審核(審查)的人員應當為專職認證人員,滿足從事知識產權認證活動所需的相關知識與技能要求,并符合國家認證人員職業資格的相關要求。 第三章牋行為規范 第十二條犎現せ構應當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對其從事認證活動可能引發的風險和責任,采取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 第十三條犎現せ構不得從事與其認證工作相關的咨詢、代理、培訓、信息分析等服務以及產品開發和營銷等活動,不得與認證咨詢機構和認證委托人在資產、管理或者人員上存在利益關系。 第十四條犎現せ構及其認證人員對其從業活動中所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技術秘密負有保密義務。 第十五條犎現せ構應當履行以下職責: ?。ㄒ唬┰谂鷾史秶鷥乳_展認證工作; ?。ǘΛ@得認證的委托人出具認證證書,允許其使用認證標志; ?。ㄈφJ證證書、認證標志的使用情況進行跟蹤檢查; ?。ㄋ模φJ證的持續符合性進行監督審核; ?。ㄎ澹┦芾碛嘘P的認證申訴和投訴。 第十六條犎現せ構應當建立保證認證活動規范有效的內部管理、制約、監督和責任機制,并保證其持續有效。 第十七條犎現せ構應當對分支機構實施有效管理,規范其認證活動,并對其認證活動承擔相應責任。 分支機構應當建立與認證機構相同的管理、制約、監督和責任機制。 第十八條認證機構應當依照《認證機構管理辦法》的規定,公布并向國家認監委報送相關信息。 前款規定的信息同時報送國家知識產權局。 第十九條犎現せ構應當建立健全人員管理制度以及人員能力準則,對所有實施審核(審查)和認證決定等認證活動的人員進行能力評價,保證其能力持續符合準則要求。 認證人員應當誠實守信,恪盡職守,規范運作。 第二十條犎現せ構及其認證人員應當對認證結果負責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第四章牋認證實施 第二十一條犎現せ構從事認證活動,應當按照知識產權認證基本規范、認證規則的規定從事認證活動,作出認證結論,確保認證過程完整、客觀、真實,不得增加、減少或者遺漏認證基本規范、認證規則規定的程序要求。 第二十二條犞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程序主要包括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經營過程中涉及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等文件和活動的審核,獲證后的監督審核,以及再認證審核。 知識產權服務認證程序主要包括對提供知識產權服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服務質量特性、服務過程和管理實施評審,獲證后監督審查,以及再認證評審。 第二十三條牨恢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部門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納入國家信用信息失信主體名錄的認證委托人,認證機構不得向其出具認證證書。 第二十四條犎現せ構應當對認證全過程做出完整記錄,保留相應認證記錄、認證資料,并歸檔留存。認證記錄應當真實、準確,以證實認證活動得到有效實施。 第二十五條犎現せ構應當在認證證書有效期內,對認證證書持有人是否持續滿足認證要求進行監督審核。初次認證后的**次監督審核應當在認證決定日期起12個月內進行,且兩次監督審核間隔不超過12個月。每次監督審核內容無須與初次認證相同,但應當在認證證書有效期內覆蓋整個體系的審核內容。 認證機構根據監督審核情況做出認證證書保持、暫停或者撤銷的決定。 第二十六條犎現の托人對認證機構的認證決定或者處理有異議的,可以向認證機構提出申訴或者投訴。對認證機構處理結果仍有異議的,可以向國家認監委或者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訴或者投訴。 第五章牋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 第二十七條知識產權認證證書(以下簡稱認證證書)應當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一) 認證委托人的名稱和地址; ?。ǘ┱J證范圍; ?。ㄈ┱J證依據的標準或者技術規范; ?。ㄋ模┱J證證書編號; ?。ㄎ澹┱J證類別; ?。┱J證證書出具日期和有效期; ?。ㄆ撸┱J證機構的名稱、地址和機構標志; (八)認證標志; ?。ň牛┢渌麅热?。 第二十八條犎現ぶな橛行期為3年。 有效期屆滿需再次認證的,認證證書持有人應當在有效期屆滿3個月前向認證機構申請再認證,再認證的認證程序與初次認證相同。 第二十九條犞識產權認證采用國家推行的統一的知識產權認證標志(以下簡稱認證標志)。認證標志的樣式由基本圖案、認證機構識別信息組成。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基本圖案見圖1所示,知識產權服務認證體系的基本圖案見圖2所示,其中ABCDE代表機構中文或者英文簡稱: 圖1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基本圖案 圖2知識產權服務認證基本圖案 第三十條犎現ぶな槌鐘腥擻Φ閉確使用認證標志。 認證機構應當按照認證規則的規定,針對不同情形,及時作出認證證書的變更、暫?;蛘叱蜂N處理決定,且應當采取有效措施,監督認證證書持有人正確使用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 第三十一條犎現せ構應當向公眾提供查詢認證證書有效性的方式。 第三十二條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冒用、非法買賣和轉讓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 第六章 牸嘍焦芾 第三十三條牴家認監委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建立知識產權認證監管協同機制,對知識產權認證機構實施監督檢查,發現違法違規行為的,依照《認證認可條例》《認證機構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查處。 第三十四條牭胤礁骷噸柿考際跫嘍講棵藕透韉爻鋈刖臣煅榧煲呋構(以下統稱地方認證監管部門)、地方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依照各自法定職責,建立相應的監管協同機制,對所轄區域內的知識產權認證活動實施監督檢查,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并及時上報國家認監委和國家知識產權局。 第三十五條認證機構在資質審批過程中存在弄虛作假、隱瞞真實情況或者不再符合認證機構資質條件的,由國家認監委依法撤銷其資質。 第三十六條犎現と嗽痹諶現す程中出具虛假認證結論或者認證結果嚴重失實的,依照國家關于認證人員的相關規定處罰。 第三十七條犎現せ構、認證委托人和認證證書持有人應當對認證監管部門實施的監督檢查工作予以配合,對有關事項的詢問和調查如實提供相關材料和信息。 第三十八條犖シ從泄厝現と峽煞律法規的違法行為,從其規定予以處罰。 第三十九條犎魏巫櫓和個人對知識產權認證違法違規行為,有權向各級認證監管部門、各級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各級認證監管部門、各級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及時調查處理,并為舉報人保密。 第七章牋附則 第四十條本辦法由國家認監委、國家知識產權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一條牨景旆ㄗ2018年4月1日起施行。國家認監委和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13年11月6日印發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實施意見》(國認可聯〔2013〕56號)同時廢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