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2 來源:互聯網
? ? 5月25日,工信部印發《工業節能與綠色標準化行動計劃(2017-2019年)》(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在單位產品能耗水耗限額、產品能效水效、節能節水評價、再生資源利用、綠色制造等領域制修訂300項重點標準,基本建立工業節能與綠色標準體系。
? ? 《行動計劃》指出,工業節能與綠色標準是依法規范工業企業用能行為、推動工業節能和綠色發展的重要依據。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質檢總局等部門推動出臺了《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結合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的需求,印發了《工業和通信業節能與綜合利用領域技術標準體系》,不斷加大標準的制定、宣貫和監督檢查工作力度。在標準制修定方面,制修訂了400多項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產品能效、水效、再生資源利用等標準,初步形成工業節能和綠色標準基礎,有效推動了工業企業能效提升和綠色轉型,為超額完成“十二五”工業節能目標任務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在工業節能與綠色標準化工作中仍存在標準覆蓋面不夠、更新不及時、制定與實施脫節、實施機制不完善等問題。
? ? 《行動計劃》提出,“十三五”時期是落實制造強國戰略的關鍵時期,也是推進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的攻堅階段,為充分發揮標準化對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的支撐和**作用,各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在協調各類標準需求的基礎上,統籌推進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制修訂,構建定位明確、分工合理的工業節能與綠色標準體系。《行動計劃》同時對本次行動計劃期間工業節能與綠色標準的制修訂工作重點予以了明確:
(一)針對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構建綠色制造體系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加快制定一批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標準。
* 重點在鋼鐵、建材、有色金屬、機械等行業制定一批節能節水設計、能耗計算、運行測試、節能評價、能效水效評估、節能監察規范、再生資源利用等標準,支撐能效貫標、節能監察、能源審計等工作。
* 重點在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水效、工業節能節水設計與優化、分布式能源、余熱余壓回收利用、綠色數據中心等領域制定一批節能與綠色技術規范標準,推動節能與綠色制造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
* 加快制定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產品、綠色供應鏈標準,指導綠色制造體系建設。
(二)針對部分重點行業和重點用能設備標準標齡超過三年、不能體現技術和能效進步、無法適應工業綠色發展新要求等問題,縮短復審周期,加快修訂更新一批工業節能與綠色標準。
* 對鋼鐵、建材、石油化工、有色金屬和輕工等重點行業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進行梳理,分類推進標準制修訂工作,實現高耗能行業能耗限額標準全覆蓋和滾動更新,并研究將“領跑者”指標納入能耗標準。
* 在鋼鐵、機械、電子、有色金屬、輕工、航天等行業加強產品設備能效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確保標準指標先進,對用能設備起到引導約束作用。
* 完善節能管理標準體系,加快制修訂重點行業能源管理相關標準,推動工業企業加強節能管理。
? ? 根據《行動計劃》我國將重點在鋼鐵、石油和化工、建材、有色金屬等行業開展能效水效對標達標活動,實施能效水效“領跑者”制度,遴選發布能效標桿企業名單和能效指標,發布能效*佳實踐指南,促進工業企業追趕先進,帶動行業能效水平整體提升。
? ? 《行動計劃》要求,各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按照國務院標準化工作改革的要求,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在標準制定、實施和監督中的作用,強化工業節能與綠色標準制修訂,擴大標準覆蓋面,加大標準實施監督和能力建設,健全工業節能與綠色標準化工作體系,加大對標準化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并探索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的投入機制。鼓勵地方政府加強工業節能與綠色標準化工作投入,引導社會組織、工業企業等積*參與標準化工作,切實發揮好標準對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的支撐和**作用。
來源:中國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