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2 來源:互聯網
12月27日上午,內蒙古質監局召開全區試行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簡化審批程序工作視頻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立忠出席會議并講話 。區局監督處、法規處、宣傳處、審核中心、政務服務大廳相關人員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盟市質監局(市場監督委員會)分管生產許可工作的領導、監督科全體人員及相關科室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分會場參加會議。
12月14日,國家質檢總局在北京召開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試行簡化審批程序改革工作座談會。會上宣布了質檢總局同意河北、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等11個省(區、市)開展簡化審批程序改革的批復。加上**、二批已開展簡化審批程序改革的試點地區,全國共有20個地區的企業能享受到這一改革帶來的紅利。
張立忠指出,要充分認識工許審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義。試行工許審批制度改革,是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重要決定,激發社會投資活力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強全面質量監管的重要基礎、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保障。
張立忠強調,各單位要扎實做好工許審批制度改革的相關工作。一是抓好17類產品的承接工作。按照總局要求,對砂輪、鋼絲繩、電線電纜等17類產品進行改革試點,要認真做好17類產品生產許可的承接和實施工作,完善區局審批系統,確保17類改革的產品“接得住、管得好、用得活”。二是要切實簡化申報審批程序。*大限度方便企業申報。全面實施電子化和無紙化網上申報,實現企業“足不出戶”即可申報。三是細化工作流程。要把試行工許制度改革的有關事項分解到具體工作中。四是加強產品質量風險防控。加強對涉及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且危害較大、風險程度較高等許可證制度管理產品的風險監測工作。五是提高監督抽查監管有效性。通過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加大抽查力度,擴大抽查覆蓋面,增加抽查頻次和品種。六是實施快速高效的證后退出機制。七是推動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八是努力構建質量社會共治格局。
張立忠要求,各單位要切實加強對工許審批制度改革的組織領導。要落實好工作責任、完善標準規范、精心組織實施、加強信息化支撐和政策的宣傳解讀工作。
會上,產品質量監督處處長孫磐傳達了《國務院關于調整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目錄和試行簡化審批程序的決定》和《質檢總局關于同意開展第三批試行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簡化審批程序的批復》。產品質量監督處副處長烏恩其傳達了《內蒙古自治區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試行簡化審批程序工作方案》。
據了解,目前全區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獲證企業共996家,其中總局發證企業189家,省級發證企業807家。通過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行政審批簡化改革試點,簡化了省級生產許可審批程序,試行“先證后核”,取消了發證前產品檢驗,后置現場審查,優化審批全流程。改革確定的17種試行產品,企業只需提交“一單一書一照”(即申請單、營業執照、承諾書,包括申請日前1年內所申請產品有效檢驗報告或型式檢驗報告),申請材料符合要求的,質監部門將在9日內先行發證,隨后的30日內進行現場審查。進一步壓縮了審批時限,減輕了企業負擔,使企業切實感受到改革帶來的便利與實惠。通過工許行政審批改革試點,全面實施電子化和無紙化網上申報,實現“不見面審批”,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提高產品供給質量,推動企業創新創業,進一步促進“中國制造”品質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