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正值葡萄上市旺季,一則“某葡萄園中約一萬公斤使用了催熟劑的葡萄被銷毀”的消息在網上不脛而走。消息一經傳播,在全國范圍內快速發酵,引起了廣大民眾的恐慌,嚴重影響了葡萄銷量,對葡萄行業造成了嚴重沖擊。
在新聞發酵的過程中,乙烯利作為“幕后真兇”浮出水面。那么真相又究竟如何呢?乙烯利作為催熟劑來催熟水果,對食用者的健康究竟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譜尼測試集團食品安全領域專家對此作了相關解讀。
乙烯利是什么? 乙烯利是一種優質高效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植物激素增進乳液分泌,加速成熟、脫落、衰老以及促進開花的生理效應。為了調節市場需求,熱帶水果常常南國北運,為了達到商品特性等功效,乙烯利已經成為了水果催熟必備。乙烯利是由乙烯合成的固體有機催熟劑,性質與乙烯相似。
一般水果本身也會散發出乙烯氣體,古時就有利用已經成熟的水果催熟未成熟的水果的方法。此外,產香蕉的國家也采取了乙烯利催熟香蕉。國家香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海南省香蕉協會秘書長張錫炎說,使用乙烯利催熟是香蕉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是全世界廣泛使用的方催熟法。
常量的乙烯利能否讓人急性中毒? 譜尼測試食品安全檢測專家指出,大劑量的乙烯利是有急性毒性的,而小劑量的乙烯利毒性較弱。相關文獻記載,乙烯利對大鼠急性經口LD50雌雄性動物均為4300mg/kg;對家兔眼睛具有腐蝕性,對家兔皮膚具有強刺激性。
我國標準GB 2763-2016中規定,葡萄中乙烯利殘留量不能超過1 mg/kg。按這個標準,按規使用的各種水果蔬菜上殘留的乙烯利讓人產生急性中毒的可能性不大。
果蔬上殘留的乙烯利是否讓人慢性中毒? 2006年6月,美國環境保護局(U.S. EPA)的一份報告EPA 738-R-05-005認為,正常成年人每日可接受的乙烯利攝入量為每千克體重0.05毫克。也就是說,一個60公斤體重的成年人每日攝入3毫克乙烯利是不會對健康產生任何損害,這就相當于6斤符合國家規定的葡萄里乙烯利的*高殘留量。
乙烯利殘留如何測定? 譜尼測試食品檢驗檢測領域專家介紹,乙烯利在食物中的殘留量可以通過氣相色譜法測定,我國農業行業標準NY/T 1016-2006和國家標準GB 23200.16-2016中規定了氣相色譜法測定水果蔬菜中乙烯利的殘留量。
譜尼測試擁有多臺精密的氣相色譜儀,具備果蔬乙烯利殘留量測定的CMA資質。譜尼測試作為專業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多年從事水果蔬菜中農獸殘檢驗檢測服務,具備先進的分析設備和成熟的技術團隊,可為水果蔬菜批發商、市場監管部門和消費者提供全面精確的檢驗檢測服務。
在食品檢測領域,譜尼測試具備食品復檢機構及CATL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機構,是國家農業部認可的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及國家認監委認可的有機產品認證檢驗檢測機構,可對各類食品、農產品、藥品、保健品、寵物食品、飼料、肥料、食品接觸及包裝材料、生活飲用水等,提供營養成分、營養標簽、微生物、農殘、獸殘、添加劑及非食用物質、重金屬等各類常規理化項目及有毒有害物質檢驗檢測服務,同時提供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品質鑒定的認證檢驗檢測服務。如需了解更多的檢驗檢測及咨詢服務,請撥打集團全國服務熱線或登錄集團網站http://www.szlhsb.com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