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2 來源:互聯網
1背景
??? 透明環保型微乳化的磨削液的配方一般由乳化劑、防銹劑、基礎油、殺菌劑、穩定劑、消泡劑組成。微乳化液含油量一般為5% ~ 30%,遠小于乳化油的含油量,是介于乳化油和合成磨削液之間的中間產品,實際上仍然屬于乳化液,是水包油的乳化液(O /W)。由于表面活性劑的增溶作用,使油/水的界面張力降至零左右,短期內甚至為負值。為了維持熱力學的穩定,只有液滴分散得更小,總界面面積才能更大。因此,微乳化液能自發形成,且比普通乳化液更穩定,這也是微乳化液使用壽命較普通乳化液長的原因之一。
2常見微乳化磨削液組分
1)基礎油
??? 基礎油可以選擇礦物油,芳烴油易產生腐蝕刺激皮膚;環烷基油溶解性能優良,但價格較高,國內資源相對較少;石蠟基油黏溫性能好,來源廣泛,相對容易買到。因為體系需要加入大量的乳化劑和防銹劑,一定程度上會增加體系的粘度,應選擇粘度較低的石蠟作為基礎油,還有為了保證運輸和儲存的安全,閃點不宜太低。
圖1為石蠟基油的紅外光譜
2)防銹劑
常用水溶性防銹劑有無機鹽與有機鹽兩類。無機鹽主要有亞硝酸鹽、磷酸硅酸鹽、硼酸鹽、鉬酸鹽等。其中亞硝酸鹽、磷酸鹽因其毒性而受到限制;硅酸鹽容易凝膠;硼酸鹽溶解度*小;鉬酸鹽價格昂貴,而且大量的無機鹽還會形成鹽析。因此,無機鹽只能作為輔助添加劑。常用的有機防銹劑為羧酸鹽或有機胺。一元羧酸防銹能力差;二元羧酸防銹性雖好,但通常為短鏈分子,潤滑性差, 且非飽和的羧酸鹽在水中性能不穩定。有機胺類為黑色
3)乳化劑
乳化劑由表面活性劑構成,表面活性劑的毒性大小: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在選擇表面活性劑時可以選擇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醚類和**磺酸鹽等復配而成。
4)殺菌劑
微乳化液容易腐敗變質,可以選擇主要成分為三嗪類化合物的殺菌劑,是一種性能**的水基、低毒性光譜殺菌劑,具有對金屬無腐蝕性和對皮膚無刺激的有點。
5)穩定劑
穩定劑可以使乳化液在儲存和使用的過程中能較穩定的存在,可以選擇含有長鏈醇和醚類、具有氧化穩定性好、凝固點低及油溶性佳的物質作為穩定劑。
6)消泡劑
消泡劑大致可分兩類: 一類能消除已產生的氣泡,如乙醇等;另一類則能抑制氣泡的形成如乳化硅油等。我國許可使用的消泡劑有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復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聚氧丙烯甘油醚和聚氧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