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關原理 ??? 對鋁及其合金的拋光一般采用機械拋光、化學拋光和電解拋光,其中化學拋光是金屬在特定條件下的化學侵蝕,即金屬材料表面在配比合理的腐蝕劑、氧化劑、添加劑組成的拋光溶液中發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使得金屬微觀表面不均勻的氧化膜在拋光溶液中降低表面的微觀粗糙度,使金屬表面平整光亮。 ??? 以硝酸為主要成分的酸性拋光液,這類體系的拋光液由硝酸、有機酸酯、增白劑、表面活性劑等組成;在這里硝酸的作用是氧化劑和出光劑;有機酸酯起緩蝕作用,并能穩定拋光液;增白劑改善拋光件的色澤;表面活性劑起潤濕作用,有利于拋光后工件表面色澤的均勻,并且還有脫脂的作用; ??? 除了酸性拋光液還有一類就是堿性拋光液,堿性拋光液是強堿性的溶液,其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鈉,操作溫度高,拋光時堿霧嚴重,對鋁腐蝕嚴重;而酸性拋光液主要有磷酸系與非磷酸系兩大類。 ??? 在相關文獻中有提到一種較好的鋁及其合金材料化學拋光的配方,該配方由檸檬酸、6501、磺酸、十二烷基硫酸鈉、乳化劑、增稠劑、增光劑以及水等組成,他們研究了此類物質的配比,并進行優化,得到了一組*優數據:檸檬酸12.0~13.0g/Kg、6501為32.5~33.5g/Kg、十二烷基硫酸鈉4.5~5.5g/Kg、磺酸20.5~21.5g/Kg,在此條件下在35℃的溫度下拋光40min就能達到較好的拋光效果。 二.案例鑒賞 ??? *近山東某企業委托禾川化學分析一款外觀是淺黃的膏狀鋁合金拋光液,該樣品具有珠光效果;該客戶結合自己的行業經過自己多次試驗一直未解決珠光效果,所以客戶此次委托我中心希望能夠解決該問題,我中心分析工程師接到該樣品用自身經驗作了初步判斷:該樣品的外觀類似洗發水的外觀,只是比較粘稠,可能添加了珠光劑乙二醇硬脂酸酯,(乙二醇硬脂酸酯又可分為乙二醇單硬脂酸酯與乙二醇雙硬脂酸酯,乙二醇雙硬脂酸酯產生的珠光均勻且較強烈,乙二醇單硬脂酸酯產生的珠光較細膩且立體感強),我中心分析工程師對該樣品很快拿出分析方案;根據對樣品的背景信息了解,作出幾種分離思路;從樣品烘干樣的狀態可以了解到珠光劑是片狀漂浮的,通過幾種常規方法分離之后,發現富集到物質量非常少,可能是該樣品體系中物質的溶解性很相似;我中心分析工程師立即采用過柱子分離;初步確定該拋光液體系主要的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配以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硬脂酸等,其它成分通過進一步的柱層析分析。隨后我們通過大型光譜,紅外、核磁、GC-MS,XRF等多種光譜儀器對分離物質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結合我中心完善的圖譜庫,大批的原材料牌號匹配,結合具有實際研發經驗的分析工程師圖譜解析,*后經過外圍專家對結果*后審核;十個工作日后,該客戶拿到分析結果;該客戶按照我們分析的結果,結合自身多年行業經驗,對基礎配方進行了正交優化,后期通過與我們技術工程師的進一步探討,該客戶的問題得到切實解決,大大短短了客戶自主研發的周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