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行業協會出具的質檢報告是否具備公正性引發了市場熱議。
12月11日,中國羽絨工業協會(下稱“中羽協”)公布了“2016年雙11網上羽絨制品質量抽查結果”,按照以4:3:3的比例,在天貓、京東和淘寶3個平臺進行了羽絨制品質量抽查,共抽取樣本204個。
結果顯示,羽絨服合格率70.6%,羽絨被合格率45.1%,嚴重不合格率羽絨服為12.7%,羽絨被為43.1%。
中羽協理事長姚小蔓表示,要把這次檢測結果抄送相關銷售平臺,對平臺和不合格商家提出整改建議。
但該份報告隨即引來了質疑,上榜的問題商品全部來自非會員單位,而持有中羽協發布的“2016羽絨制品信譽保證標志”(下稱“信保”)的會員單位則高枕無憂、全部合格。質疑認為,這種一手派發“好人牌”擔保會員單位,一手揮著抽檢大棒給非會員單位貼問題標簽的行為缺乏公正性。
“公布不合格名單前,我們見不到抽檢報告,也沒有復議、復檢環節,說你不合格就是不合格,我們連個辯解的機會都沒有。”一家知名服裝品牌天貓旗艦店的負責人張先生對記者說,中羽協只針對非會員商品進行抽檢是業內半公開的秘密,而且與工商、質檢部門的抽檢不同,中羽協的抽檢全是關起門來操作。
“不合格商品全來自非中羽協會員,有了中羽協‘信保’的合格率就****,這也太巧合了!”多年從事羽絨制品進出口生意的吳先生透露,幾乎每年抽檢結果公布前都會接到自稱中羽協的入會邀請,會費價格每年8000元左右,但考慮加入該協會對經營沒有實際的作用,他便一直沒加入,結果他的一款“爆款”商品就被納入了不合格商品之列。
數據顯示,中羽協本次抽查的204件產品中,19件掛“信保”標志的產品合格率為****。
然而,諷刺的是,來自阿里巴巴的抽查結果顯示,這些持有“信保”的企業商品不合格率為55.37%。目前,相關問題商品已被阿里平臺處理。
12月12日,阿里巴巴表態,在不能確定這是一次公正的抽檢之前,阿里巴巴不會下架商家的商品。
阿里巴巴平臺商品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一份抽檢報告要想全面反映羽絨業的實際情況,中羽協此次發布的所謂不合格商品幾乎全部來自非會員商家,這與羽絨市場的實際情況不符。而中羽協作為一個行業協會,并不具有行政、執法職能,其對會員開展抽檢、加強行業自律沒有問題,但要是對非會員企業進行抽檢,并對其抽檢商品貼上“不合格”標簽并向外公布,其公正性難免讓人產生懷疑,恐怕有不正當競爭的嫌疑。
目前,中羽協尚未對阿里巴巴的表態予以回應。12月12日,記者多次致電中羽協,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