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汽車動力電池標準修改在即。為進一步規劃新能源汽車電池,工信部向社會公眾征求新電池行業規范條件意見。11月22日,記者從工信部網站獲悉,工信部開展《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修訂工作,公開征求對該規范條件的意見。
據了解,工信部于2015年發布實施了《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以下簡稱《規范條件》)。截至2016年7月,共發布四批57家符合規范條件要求的企業目錄。一年多來,在《規范條件》的引導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帶動下,我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取得很大進步,產能規模和技術能力快速提升,產品技術和安全水平明顯改善。2016年1-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30.2萬輛、銷售28.9萬輛,動力電池出貨量超過120億瓦時。據統計,目前我國動力電池行業產能已超過1000億瓦時。根據《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部署有關轉型升級、結構調整等要求,結合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發展進步和行業需求*新形勢,經組織有關行業機構、高等院校、新能源汽車整車和動力電池企業研究,形成了《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17年)》(征求意見稿),主要從生產能力、安全要求、研發能力、回收利用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調整和完善。
征求意見稿對動力電池進行了定義:指的是在汽車上配置使用的、能夠儲存電能并可再充電的、為驅動汽車行駛提供能量的裝置,包括鋰離子動力電池、金屬氫化物鎳動力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等,不包括鉛酸類電池。征求意見稿強調,國家支持汽車動力電池企業做優做強。
征求意見稿要求,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力不低于80億瓦時,金屬氫化物鎳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力不低于1億瓦時,超級電容器單體企業年產能力不低于1千萬瓦時。系統企業年產能力不低于8萬套或40億瓦時。生產多種類型的動力電池單體企業、系統企業,其年產能力需分別滿足上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