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10月24日,廣東檢驗檢疫局與廣東省自貿辦在南沙舉辦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檢驗檢疫第二批創新制度暨“品質中國”成果發布會,依托“智檢口岸”公共服務平臺的全球質量溯源體系2.0版正式對外發布——質量共建共享體系顯露雛形。
全球質量溯源體系是廣東局“三個模式、三個體系”綜合業務改革的實踐成果,也是國內**可以覆蓋跨境電商和一般貿易、市場采購等各種形式的進出口商品質量追溯體系。
“廣東局圍繞國際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深入開展制度創新,通過認真研究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監管等方面的先進做法,為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找到突破口和發力點。”對于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入選廣東自貿區第二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創新經驗,出席成果發布會的廣東省副省長何忠友如是評價。
一碼實現“源頭可溯、風險可控、數據安全”
廣東自貿區掛牌一年多來,廣東局按照自貿區發展方向和戰略定位,兼顧當前,立足長遠,加強統籌規劃,分階段推進改革工作。**階段主要解決社會和企業關切的現實問題,例如通關速度、企業成本、辦事便利等,加快量變、打開局面,在去年11月首批推出并實施11項創新制度。第二階段重點創新建立對接國際先進水平的監管服務體系,實現量到質的提升。在去年的基礎上,該局推出第二批共14項檢驗檢疫創新制度,依托“智檢口岸”實現全商品的質量溯源,與中山大學合作打造廣東自貿區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風險防控體系,推進“品質中國”建設,實現品質革命,促進檢驗檢疫工作進一步扣準核心職能,落實“放管服”,構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科學監管模式。
今年1月1日,依托信息化和大數據建立的全球質量溯源體系2.0版正式上線并在南沙試點。有了中國自主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真知碼支持,每個加入體系的商品都會被賦予一個類似“商品身份證”的特殊二維碼,并可多次寫入數據。商品離開工廠后每個流通環節的每條信息都被一一記錄,消費者通過手機APP掃描就可真實了解商品“從哪來、到哪去”,企業也可以精準知道貨物到了誰的手上,可謂一碼實現了“源頭可溯、風險可控、數據安全”。一套由全社會共建共享的覆蓋生產、物流、倉儲、消費各環節的全鏈條監管體系精彩亮相。
歷經近一年的運行完善,目前廣東局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已涵蓋一般貿易、跨境電商、市場采購出口等貿易方式,覆蓋食品、消費品、汽車等品類,發碼超過1110萬個,全球已有47萬人次進行溯源查詢,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港澳臺地區和歐洲、亞洲、澳洲、美洲4大洲,溯源商品貨值達333.8億美元。
一碼建起政府、企業、消費者間的深度互信
“通過溯源體系,有利于營造價值貿易生態環境,推動各行業形成優勝劣汰,促進產品質量和企業競爭力的不斷提升,推動進出口商品優進優出,切實推進‘品質中國’和‘質量強國’建設。”廣東局局長詹思明說。
“溯源可查,去向可追,消費者可以放心購物,企業可以培育誠信,在大數據分析和風險防控的基礎上,政府監管則只要幾秒鐘的時間,溯源讓各方都從中受益。”南沙檢驗檢疫局副局長劉家君表示。
但目前建立的這套體系,不僅僅是溯源那么簡單。對進出口商品進行溯源賦碼,讓南沙做到了“一碼通檢”,實現了精準監管、快速驗放。今年上半年,南沙口岸跨境電商抽檢不合格率同比下降74.6%,平均通檢時間僅有105秒;市場采購商品驗放由平均2天至3天縮短為16分鐘。
“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種企業與消費者、企業與政府之間的信任關系。”劉家君說,“這其中*大的意義是實現了商品價值的真實傳遞,而非‘優品認定’。”
全球質量溯源體系是典型的“政府搭臺、企業唱戲”,企業在其中獲得了看得見的實惠,也因此對全球質量溯源倍加追捧。24日的發布會現場,廣東局與18家企業簽署了共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合作備忘錄。目前,京東、天貓、唯品會、美贊臣、美的、宜華、四洲等56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已主動申請加入工廠級溯源,一致認同體系的品質、品牌傳遞能力。
唯品會物流供應鏈相關負責人王婷婷表示,全球質量溯源不僅讓消費者購物更放心,也給誠信守法企業提供了保護。“唯品會的2億多會員隨時查詢到手的商品信息,真的是明明白白消費,安安心心購物”。
這種全面質量信息的掌握和全鏈條閉環監管模式,也得到工商、質監、公安等部門的認可。互聯網時代下的質量多元合作共治新局面,正在廣東自貿區內加速形成。
詹思明認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的建立,本質上是管理模式和監管理念的轉變。從過去單純的口岸監管轉變為事前“源頭可溯、風險可控”,事中“守信便利、失信懲戒”,事后“去向可查、責任可究”的全鏈條閉環監管,從微觀監管轉變為宏觀與微觀并重的大質量監管,從單一部門監管體系轉變為多元共建的社會性體系。
一碼打造“一帶一路?國家制度及標準“新高地”
為推動政府、企業和消費者共同參與質量管理,形成質量強國建設的強大合力,10月18日,廣東局正式發起了共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的倡議,建設各國家和地區相關部門、全球知名企業和廣大消費者積*參與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建設,共享質量成果。
“全球質量溯源體系連通質量關系各方,需要各方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享質量成果。”詹思明表示,廣東局將打造面向“一帶一路”國家的制度與標準建設“新高地”,實現對商品全過程的精確監管,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檢驗檢疫工作在體制機制的對接、協調、共建、共享,構建全新國際貿易規則,增進互信互認。
日前,此舉已得到了澳大利亞、美國等國相關部門的積*回應,多國商務部門明確表示將積*參與共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
中山大學副校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李善民教授認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的建立是我國質量管控體系的成功試水,是中國質量共建共享體系的一次成功探索,意味著從廣東自貿區走出的制度創新成果正向著構建國際貿易新規則邁進,具有相當重要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