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作為檢測實驗室報告的準確性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把不合格產品判定為合格產品,或者把合格產品判定為不合格產品,都會造成重大風險。
(實驗室風險評估,重點內容要把握)
實驗室進行風險評估,需要按照下列內容進行評估:
a)化學、物理、生物等風險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相關實驗數據、過往資料、預防和治療方案等;
b)與實驗室本身或相關實驗室已發生的事故分析;
借鑒過往和其他實驗室的案例
c)實驗室常規活動和非常規活動過程中的風險,包括所有進入工作場所的人員和可能涉及的人員(如:合同方人員)的活動;
實驗室的活動,例如檢測活動,采購,清洗器皿等都可能會有一定的風險,和這些活動相關的人員都要納入風險評估的范圍。
d)設施、設備等相關的風險;
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的風險需要評估,包括設備本身的風險,和可能造成的風險。
e)適用時,實驗動物相關的風險;
某些實驗室會涉及到實驗動物
f)人員相關的風險;
比如人員的身體狀況、能力、可能影響工作的壓力等;
g)意外事件、事故帶來的風險;
h)被誤用和惡意使用的風險;
i)風險的范圍、性質和時限性
識別風險的范圍,性質和時限,有助于更好控制風險。集中主要力量對應風險。
j)危險發生的概率評估;
k)可能產生的危害及后果分析;
l)確定可接受的風險;
m)消除、減少或控制風險的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及采取措施后殘余風險或新帶來風險的評估;
n)運行經驗和所采取的風險控制措施的適應程度評估;
o)應急措施及預期效果評估;
p)為確定設施設備要求、識別培訓需求、開展運行控制提供的輸入信息;
q)降低風險和控制危害所需資料、資源(包括外部資源)的評估;
r)對風險、需求、資源、可行性、適用性等的綜合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