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環境監測是通過對人類和環境有影響的各種物質的含量、排放量的檢測,跟蹤環境質量的變化,確定環境質量水平,為環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礎和保證。簡單地說,了解環境水平,進行環境監測,是開展一切環境工作的前提。
環境監測通常包括背景調查、確定方案、優化布點、現場采樣、樣品運送、實驗分析、數據收集、分析綜合等過程??偟膩碚f,就是計劃-采樣-分析-綜合的獲得信息的過程。
有研究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環境監測市場達到74.2億美元,預計每年以7.8%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2年將達到126.2億美元。
報告解釋稱,環境監測服務有限、有關環境安全的政府法規趨嚴是市場驅動因素之一。新興市場和未開發的地區為市場參與者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增長機會。
由于與健康問題密切相關,預計有機污染物的監測將是未來幾年內復合年增長率*高的部分。而受政府支持環保行動、人們環保意識增強的提振,亞太地區國家將是預測期內復合年增長率*高的國家。
當前,全球環境監測市場中排名靠前的參與者有:Idexx實驗室,DNV GL,雪莉實驗室( Sherry Labs),安捷倫科技公司(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珀金埃爾默公司(Perkin Elmer Corp),羅默實驗室(Romer Labs),法國船級社S.A(Bureau Veritas S.A.),郊區測試實驗室(Suburban Testing Labs),天祥集團(Intertek Group Plc),ALS有限公司(ALS Limited),AB Sciex LLC,Danaher集團,SGS集團,R J·希爾實驗室有限公司,Asurequality and ABB有限公司。
仔細查詢上述企業機構資料就會發現,不少在中國設有分支機構。其中,天祥集團早在1989年在中國深圳正式設立合資公司,成為**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第三方檢測機構,目前已經在40多個城市設立了100多家實驗室和辦公室,內地員工9000余名。
據了解,中國內地的環境監測事業發展滯后于發達國家多年,且面臨著不少壓力:一方面,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環境監測機構面臨國外同行的挑戰;另一方面,國內各部門、各行業監測機構、科研院所的環境監測工作狀況存在脫離實際的現象;此外,由于監管體制機制的問題,該領域開放度不高,民營監測機構的發展空間普遍受限。
去年年中,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方案》,要求環保部適當上收環境質量監事權,將國控點位監測項目打包、進行招投標,從而使第三方監測運營維護市場全面打開,有利于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