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截至5月底,山東省共有121家企業上線國家認監委“出口食品企業‘同線同標同質’(以下簡稱“三同”)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占全國上線企業總數的三分之一。培育了榮成泰祥、山東龍大、青島九聯、山東魯豐等一批龍頭示范企業,建立了威海市“皇朝馬漢”輸日韓食品“三同”商務公共服務平臺。
作為“三同”工程首批試點單位,山東檢驗檢疫局高度重視,認真落實質檢總局及國家認監委關于開展出口食品企業內外銷“三同”等幫扶行動部署要求,將“三同”工程與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我國食品安全質量管理整體水平等國家戰略緊密結合起來,發揮檢驗檢疫部門職能優勢,助推企業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提振消費信心,服務經濟轉型升級。
簡政放權釋放活力
山東局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放、管、服”改革的指導思想,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幫助出口企業加快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對外貿易新優勢。
將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行政許可權限下放各分支局辦理,累計節省3500多個工作日,節省費用400多萬元;
全面推廣使用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審批系統,無紙化申報,累計節省2.5萬個工作日,節省費用1500多萬元;
實施出口食品企業備案與HACCP認證監管聯動,提高監管效率,規范認證市場;
出口食品企業備案采信第三方HACCP認證結果,對通過認證企業免予備案現場審核,縮短時限,提高效率;
實施“一次申請,多國推薦”的國外注冊推薦方式,幫助企業開拓國外市場;
……
一系列改革舉措,為提高監管工作質量,提升服務企業水平注入新的動力。
因勢利導逐一幫扶
在廣泛宣傳的基礎上,山東局對轄區內出口食品企業開展“三同”需求調查。調查了解在符合“三同”條件的企業中,約36.6%的企業愿意參與“三同”工程,經綜合考慮,*終確定113家企業作為首批重點幫扶對象。
按照“一廠一策”的原則,山東局成立幫扶專家組,制定幫扶計劃,明確幫扶任務、時間表、路線圖及責任人。指導出口食品企業進一步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幫促企業嚴格按照“三同”要求組織生產銷售,積*開拓國內市場;幫助出口企業統籌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提高抵御風險能力,促進境外消費回流,帶動國內食品生產體系整體提質增效升級。
通過逐一幫扶,助企業扎實提高質量管理水平,提升食品供給質量,促進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
加強合作共同推動
將“三同”工程與創建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相結合。加強與地方政府部門合作,以外促內,積*推進出口食品農產品內銷轉型,實現“同標同線同質”。
“三同”工程開展以來,山東局幫助濰坊市培育了壽光蔬菜、安丘大姜、諸城肉食、峽山有機食品等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市場品牌,規劃建設了中國食品谷,打造“五個中心”“六大平臺”。
指導威海市“皇朝馬漢”輸日韓食品“三同”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目前,已有50余家符合輸日韓標準的出口食品備案企業入駐“皇朝馬漢”平臺,通過統一認證、集中采購、統一檢測、統一分銷、統一推廣、統一售后,*終達到“同線同標,優質優價”。
落實政策互利共贏
今年以來,山東局將“三同”工程作為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指導出口企業按先進的標準生產,*大限度地將出口食品的管理模式、生產方式、質量要求復制到內銷產品生產加工過程,實現內外銷的“三同”,不僅幫助食品企業破解出口下降的困局,而且帶動國內食品安全水平整體提升,滿足國內消費者對高質量安全食品的需求,讓國內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買到與日本、韓國等國家或地區同樣優質食品,吃得更安全、更健康、更放心,做到與國際先進的食品消費理念和潮流同步,讓普通消費者能夠享受到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的實惠。
“開展‘三同’工程以來,我們企業內銷產品的訂單大幅提升,內銷的比例由原來的30%提高到40%,利潤增加了5%,年盈利500萬元,彌補了近年來出口市場萎縮所造成的損失和影響,幫助企業渡過了難關,衷心感謝政府和檢驗檢疫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泰祥集團董事長于建洋如是說。
此外,山東龍大、青島九聯、聊城鳳祥、山東魯豐等一批大中型出口食品備案企業積*參與“三同”工程,不斷開拓國內市場,產品的內銷份額及利潤也有了較大幅度增長,產品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信譽獲得國內消費者的廣泛認可,“三同”工程所帶來的消費理念和消費方式的變化正在不斷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