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耳機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音樂播放器的必備配套產品??雌饋聿黄鹧?,但就是這個小小的耳機,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安全隱患,甚至會嚴重損害健康。耳機使用的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風險?
長期大音量 聽力損傷不可逆
今年年初,北京大學**醫院耳鼻喉科收診的一名患者引起了專家的注意。北大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劉玉和介紹,這名病人是一個18歲的小伙子,說自己耳鳴,老覺得耳朵旁有響聲。結果發現,這名小伙子的低頻聽力、中頻聽力挺好,但在4000和8000赫茲出現了聽力下降。這就是臨床上典型的噪聲性損害引起的聽力下降。
劉玉和仔細追問,發現這名小伙子特別喜歡聽音樂,會隨時隨地把耳機塞在耳朵里?!霸卩须s的環境下,必須音量大才能夠聽到音樂,所以我們推測,是長期戴耳機導致聽力損害。”
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球約有11億青少年因不安全使用智能手機及配套耳機等設備,面臨聽力損傷風險。國內外的研究都證明,長時間、大音量地使用耳機,會對耳道里的毛細胞造成嚴重損傷,從而給聽力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劉玉和指出,我們耳朵里毛細胞的數量是固定的,大約1.2萬到1.5萬個,這些毛細胞都沒有增生的能力,損失一個就會少一個,聽力也就下降了。
不達標率高 安全監測結果驚人
前不久,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連續4年對媒體播放器、手機、平板電腦及配套耳機產品進行的安全風險監測結果。由于我國目前沒有耳機類產品的強制性標準,風險監測參考歐盟的相關標準進行。
①耳機若低電壓發出大音量會損害聽力
檢測人員**對備檢產品中的所有耳機進行了檢測,如果只要較低的電壓就可以發出很大的音量,那么,這樣的耳機產品造成聽力損害的風險就會增加。
②接近40%耳機類產品檢測中不達標
在這次進行的風險監測中,39批次耳機里,有接近40%的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其中還有很多是知名品牌的耳機產品。工程師告訴記者,在檢測過程中,如果耳機傳出的*大音量超過100分貝,按照歐盟標準,產品就被判定為不符合要求。
③聲壓超標,半數耳機類產品不合格
在連續4年的風險監測中,相關部門累計測試了手機及配套用耳機等成套產品86批次,其中有45批次產品*高聲壓級超標,不符合率高達51.2%。根據有關機構的預測,2016年,我國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耳機需求量將超過7億只,耳機市場的需求總量將可能超過12億只,耳機及配套產品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不可低估。
噪聲環境中使用耳機聽力*易受損
為什么使用耳機會有這么大的風險?原因之一與使用環境有關。央視記者使用聲壓計分別測量了日常生活場景中的噪聲:嘈雜街道上的噪聲約70分貝;公交車和地鐵中的噪音在85分貝左右。
在相對嘈雜的環境中,要想聽清楚耳機中的聲音,就需要調大音量,而此時,耳機可能已經不知不覺損害了使用者的聽力。歐盟公布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戴著耳機聽音樂,耳機聲音超過85分貝,時長超過半個小時,可引起暫時性聽力下降,如果每天以超過89分貝的高音量聽音樂一個小時,持續5年以后就可能永久喪失聽力。
耳機產品傷害大 標準缺失是關鍵
我國缺乏具有針對性的標準要求,是造成耳機及相關產品聽力損傷風險較大的另一個原因。
測試發現,購自歐盟的產品不合格率*低。以*大聲壓級檢測項目為例,購自歐盟的樣品不符合率只有三成左右,購自美國的樣品符合率超過了40%,而從我國市場上購買的樣品不符合率*高,達到了55.6%。這是因為歐盟出臺了嚴格的標準,而我國和美國都沒有專門的標準約束。
在風險監測過程中工程師發現,購自歐洲的手機等產品基本都加裝了音量提示軟件,而從我國的手機等產品絕大多數都沒有類似的提示功能。業內人士呼吁,相關部門應盡快推出強制性國家標準,規范產品質量。同時,也建議廣大生產企業積*跟進國際標準,提升產品安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