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目前,上海質檢部門正在組織有關政府部門、認證機構、科研院所等單位,按照市場主導、政府推動、標準引導,社會監督的原則,對“上海品質”自愿性認證實施方案抓緊制定。
現行的“上海**”“質量獎”等產品和服務品質的評價方式,基本是以政府為主導,獨立性、專業性和社會認可度逐漸降低,一味長期的財政資助也不可持續。
據透露,上海將組織開展“上海品質”自愿性認證,借鑒國際通行做法,運用市場化手段,建立高標準的綜合性第三方評價機制,實施更加客觀、專業和規范的評價,讓市場和社會來認可評價結果。
今年年底前,將通過地方標準的形式,明確產品認證和服務認證的通用要求,統一評價依據、認證規則、認證標識,并先期選擇在制造業和服務業的若干行業開展試點。
過去,對體現上海獨特地理、文化、歷史和技術特點的品牌,未能像“德國制造”“瑞士手表”那樣,給予與其地位相符的法律保障。現在,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評判什么才是“上海品質”,上海已經具有產業基礎。去年,上海納入檢驗檢測認證行業資源統計調查的57家認證機構的認證服務營業收入達23.61億元,共發放認證證書10.01萬張;769家檢驗檢測機構的服務營業收入達164.2億元,較2014年增長15.2%,當年共出具檢驗檢測報告1954萬份。
據統計,整個“十二五”期間,上海檢驗檢測業務年均增長率達15.8%,檢驗檢測服務已覆蓋國民經濟的各領域。其中,建筑工程和消防檢測、科技服務檢測、環境檢測機構數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