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提升消費品品質,“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若干意見》,如何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如何增品種?
提高創意設計水平
鼓勵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培育一批示范性消費品時尚創意設計名城和產業園區
在消費品行業建設一批***工業設計中心,培育一批網絡化創新設計平臺
高端消費品供給
發展個性化、時尚化、功能化、綠色化消費品
發展中高端服裝鞋帽、珠寶、旅游裝備和紀念品等消費品
適當降低低端消費品比重,促進產品向高性價比優勢轉變
發展智能、健康消費品
發展服務機器人、消費類無人機、可穿戴智能產品、虛擬現實產品等智能消費品
積*研發營養與健康食品、智慧醫療產品等健康類消費品
進一步發展老年、兒童和嬰幼兒用品
發展民族特色消費品
傳承發展一批傳統工藝美術、文房四寶等產品
支持發展一批傳統特色食品
創新提升一批民族特色用品
研究設計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
加強對藏藥、維藥、蒙藥等特色民族藥的發掘和保護
如何提品質?
開展國際對標
到2018年,主要消費品領域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達到95%以上
開展國內外中高端消費品質量品質比對
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
支持標準化技術機構主導或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
加強質量精準化管理
建設一批高水平的消費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
研制消費品工業急需的計量標準
制定實施消費品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
推進質量檢驗檢測和認證
加快發展第三方質量檢驗檢測和認證服務,探索建立質量追溯管理體系專門認證制度
支持重點消費品企業積*采用和參與制定國際質量檢驗檢測標準
支持醫藥和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通過國際通行認證
保障藥品和優質原料供應
擴大定點生產試點品種范圍,支持建設小品種生產基地
加快重大疾病治療用新藥、臨床急需的仿制藥、生物類似藥和中藥新藥的開發,積*研發兒童適宜品種和劑型
支持有條件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等消費品企業在國內外建設優質原料生產基地及配套設施
如何創品牌?
提高品牌競爭力
支持品牌企業創新商業模式
大力開展知名品牌產品“全國行”和“網上行”等活動
培育知名品牌
推動中華***傳承升級,支持企業適應市場需求,培育新品牌
規范品牌評價程序與標準,支持行業協會指導企業開展品牌創建、培育、宣傳活動
編制家電、服裝、家紡、食品等行業品牌發展報告
完善品牌服務體系
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消費品品牌設計創意中心和廣告服務機構
深化品牌消費集聚區建設試點,支持地方和行業協會辦好博覽會、時裝周、設計大賽等重大品牌活動
推進品牌國際化
引進國際化品牌管理人才和經營理念,建設海外研發設計機構及營銷渠道
支持品牌企業以參股、換股、并購等形式與國際品牌企業合作
支持品牌企業參加國際展覽展銷,積*開拓海外市場
怎樣保障“三品”專項行動?
完善市場準入
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取消不必要的審批、目錄和不合理收費,大幅減少和規范涉企收費及審批評估事項;國務院以清單方式明確列出禁止和限制投資經營的行業、領域、業務等,清單以外的,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依法制止和糾正違法規定歧視性價格及購買指定產品、服務等行為;嚴格實施缺陷產品召回制度,及時發現、公開曝光并嚴厲處罰質量違法違規行為
加強市場監管
推動建立健全消費品企業“黑名單”、懲罰性巨額賠償等法律制度;在中小城市、農村市場開展打擊生產和銷售假冒偽劣消費品專項行動;加強對幼兒園和學校相關學生用品、兒童用品的衛生、環保、安全等方面監管
完善產業政策
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試點,引導地方各級政府因地制宜完善產業政策;依法依規退出鉛蓄電池、制革、造紙、印染等行業落后產能;推行消費品能效標識、綠色標識等認證制度
加大政策支持
鼓勵地方各級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建立產業基金支持消費品工業創新發展;建立消費品供給改善信息與金融監管部門及金融機構的共享聯動機制
發揮協會作用
行業協會要及時反映企業訴求,反饋政策落實情況,研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加強輿論引導
支持主流媒體開展系列報道,設立專題網站、微博微信等平臺,多渠道宣傳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